史上最卑劣和凶残的求职:吴起杀妻求将

吴起,我国历史上的军事家代表,战国年间的政治改革家,与孙子并称为孙吴,位列唐、宋武庙内,他的政治、领导才能与军事思想均对后世造成巨大的影响,且在历史上占据极大的地位 。
吴起画像
吴起,战国时期卫国人,原本家庭是有千金家产的富裕家庭,但是由于早年间其仕途不顺导致家产耗尽,更是不顾年幼的女儿使家庭破裂,引得乡亲们纷纷笑话他,于是他就杀掉三十多口人逃出卫国,跟随曾子学习儒学,由于走时承诺不做大官便不回家,后来母亲去世都未回去,曾子愤他不孝便与他断绝关系,于是转投鲁国学习兵法 。
吴起一生在三个国家任职,侍奉鲁君时,带兵击退齐国侵军;后转投魏国,多次大破秦军,占领秦国的河西领土,担任河西郡守,成就了当时的魏王霸业,后由于魏武侯听信谗言将其革职,于是吴起离开魏国投奔楚国 。在楚国期间,吴起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吴起变法,并以此壮大了楚国的实力,后由于打压贵族的特权于是在楚悼王死后,受到贵族的群起攻之,死后吴起变法以失败告终 。
吴起的军事思想主张军政结合,二者兼顾不可偏重,内德外备双修才能使一个国家强大 。治军上,吴起主张教化,道义仁礼兼施拉拢军心,将军重在管理而非骁勇,重视精兵、讲求军纪 。此外,吴起擅于对战争定性,强调慎战,认为即便取得胜利也有其危害,取胜易、守胜难 。
吴起的军事思想在吴子兵法中均有体现,他也成为古代军事典籍中的重要人物 。
吴起杀妻
杀妻求将,讲的是为了谋求将军的职位,竟然将妻子杀害,喻指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不择手段,哪怕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也要追求成功 。然而这个典故的主人公就是战国时期的吴起,出自史记中吴起列传的记载 。
吴起杀妻求将
吴起,卫国人,中国战国初年十分著名的军事、政治家,主持过历史上著名的吴起变法,为兵家的代表人物,通晓多家思想,在政治军事上皆有颇高成就,在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据重要地位 。
据悉,当时吴起在鲁国君下任臣子,当年齐国进攻鲁国时,鲁国王本有意将吴起任命为大将带兵出征,只可惜吴起的老婆是个齐国人,因此不信任他,唯恐吴起叛变 。谁知吴起为谋求功名,赢得鲁国人的信任,竟将妻子杀害以此来表明自己的决心与齐国断绝关系 。鲁国王见此便任他为将,给他派军队攻打齐国,最终一举击破齐国,大胜而归 。
后来鲁国有人在他背后风言风语,认为他为人残暴多疑 。吴起早年间不顾家中的小女儿,只一心追求仕途,导致家破人亡,乡亲们都鄙视他,吴起竟然将嘲笑自己的几十号人全数杀害,临告别时咬着手臂对母亲发誓,此去如果不做个大官丞相便不复归来,因此直到他的母亲去世他都没有再回来 。后来被自己的老师曾子所不齿,只好去鲁国学习兵法求事 。后来又投靠魏文侯,进攻秦国一举拿下五城 。
吴起为人贪财好色,性格残暴,但是他在军事用兵方面却有难以掩盖的才能 。
吴起守信
吴起作为一个在军事政务上严明历法的人,在生活中也十分讲求诚信守则 。
吴起塑像
吴起在担任西河郡守时期,秦国有一个靠近魏国的岗亭,这个岗亭不利于魏国的百姓种地,但是如果调配部队去攻打又太过于耗费人力 。于是吴起就动脑筋在北面门口放下一根车辕,并声称誰若能将该车辕搬到南门外,就重赏其肥沃的土地、高端的宅邸 。起初没有人愿意去搬,不相信会有这样好的奖赏,后来真的有个人将车辕搬到了南门,谁知真的得到了承诺的赏赐 。没过多久,吴起又在东门口放置一筐红豆,并承诺能搬到西门的人能拿到相同的赏赐,这一回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去抢 。后来,吴起下令,明天誰若能首当其冲地去攻打秦国的岗亭,就将他任命为大夫,也享有同登的奖赏 。这一下,老百姓都你追我赶地向前冲锋陷阵,只短短一早的时间便攻下了岗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