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做了什么?让康熙帝下定决心要除掉他

顺治,康熙两朝都是幼主登基,前有摄政王多尔衮擅权,后有权臣鳌拜欺君至上越权专横 。少年天子康熙帝不甘受缚于人,与鳌拜展开了场夺权行动,最终妙除鳌拜 ,得以亲政 。
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七,顺治帝福临驾崩 。临终前,他立皇三子玄烨为储君,命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为辅政大臣 。这四位大臣深受顺治帝器重堪称股肱之臣 。这四位大臣论资格行辈,索尼第一,苏克萨哈第二,遏必隆第三,鳌拜第四 。顺治帝逝世后,康熙帝继位 。由于年纪尚幼,不能亲视国事,朝政全由四位辅臣同商议处理 。索尼是四朝元老,位列四大辅臣之首,但此时已年老多病,凡事昏本多言 。苏克萨哈名列第二,但他是靠告发多尔衮起家的,所以正直的大臣大多看不起他,
索尼、鳌拜与他时常意见不合 。遏必隆系出名门,然而缺乏执政能力,遇事无主见,常常追随鳌拜 。这便给了鳌拜擅权自重、独揽大权的机会 。
网络配图
鳌拜利用手中的权势迫害与他意见相左的人,他和内大臣费扬古(与董鄂妃之弟费扬古同名)素来有矛盾,而费扬古之子倭赫是康熙帝身边的侍卫,对鳌拜不是太恭敬 。鳌拜怀恨在心,康熙三年(1664),他以擅乘御马等罪名处死了倭赫 。费扬古恨之,鳌拜又以 。怨望 。罪将他及其子尼侃、萨哈连一同处死,家产籍没,给了鳌拜之弟都统穆里玛 。
此时,鳌拜与苏克萨哈的关系也因换地之事急剧恶化 。鳌拜属于镶黄旗,苏克萨哈属于正白旗,镶黄旗和正白旗的矛盾由来已久 。多尔衮占领北京及直隶后,允许旗人随意圈地使用 。仗着权势,多尔衮将蓟州、遵化府等土地较为肥沃的地区圈给自己所领的正白旗,镶黄旗的地位虽然比正白旗高,却只圈到了河间等土地较差的地区 。
康熙五年(1666),在事过20年后,鳌拜重新翻出旧账,要求镶黄旗和正白旗的土地互换 。苏克萨哈反对,认为两旗居住已久,不便于地 。鳌拜不加理睬 。令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和巡抚王登联办理换地二事 。三人商议后,认为不可行、请求停止此事 。鳌拜大怒,要求处死三人 。康熙帝认为兹事体大,没有同意他的意见 。鳌拜肆意妄为,竟然直接用康熙帝的名义下圣旨,以 。蔑视上命 。的罪名将苏、朱、王三人处斩 。此后,鳌拜势焰日炽,更加肆无忌惮,基至欺凌到康熙帝身上 。康熙八年(1669) 元旦、鳌拜率诸臣上殿贺年,他穿着的黄袍、颜色、式样与皇帝的龙袍二模二样、只不过顶戴有所不同而已 。他不顾朝臣的私下议论,目空一切,全然不将康熙帝放在眼里 。
网络配图
康熙帝虽然已经亲政,但实权仍然操控在鳌拜的手里,任免官员、制定政策等大小事,都必须经过鳌拜同意才能执行 。有一次,鳌拜装病不上朝,康熙帝亲临其宅第间候 。鳌拜的枕席边竟放着一把短刀 。按例,臣属面圣不得携带凶器,否则以图谋不轨罪论处、鳌拜却毫无顾忌地将短刀放在身边 。侍卫见状欲拔剑护主,康熙帝镇定自若,装作不介意,从容地说 。刀不离身是满洲的旧俗,不必大惊小怪 。。不过,这件事后,康熙帝却下定了除掉鳌拜的决心 。
【鳌拜做了什么?让康熙帝下定决心要除掉他】 鳌拜的所作所为已经到了危害皇权的地步,康熙帝有意除掉他 。然而鳌拜手握大权,党羽满朝,稍有不慎,便可能引起大乱 。因此,;康熙帝不敢贸然行事,只得暗中谋划活捉鳌拜 。他让自己的心腹索额图(索尼之子)以陪伴皇帝玩乐为名,从八旗子弟中挑选机灵强壮的少年进宫,学习角斗、摔跤 。这些少年被称为 。"布库少年",布库意为"摔跤胜者"在这些布库少年中,有一个叫做拜唐阿的少年力气最大 。康熙帝天天和布库少年在武英殿里摔跤玩乐,鳌拜以为少年贪玩,心中不以为然 。康熙帝为了稳住鳌拜,又加封他为太师 。如此一来,鳌拜对小皇帝更没有了戒心 。康熙帝除掉鳌拜的决心却是越来越强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