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与胡适是冤家对头吗辜鸿铭与胡适的故事

【辜鸿铭与胡适是冤家对头吗辜鸿铭与胡适的故事】辜鸿铭和胡适可谓是最大的冤家对头了 , 辜鸿铭蔑视西学 , 而胡适却推崇西学 。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也多次交锋 。在剧中也有双方对孔教的争论 。
话说胡适1917年刚被聘为北大教授时 , 作为北大最年轻的教授 , 做了一次演讲 , 用英文念了一句荷马的诗 , 结果下面也传来了一阵英文 , 意思是胡适先生的英语是英国下等人的发音 , 而嘲讽胡适的也就是辜鸿铭 , 这便是两人的第一次冲突 。之后就是各种冲突不断 。
话说辜先生留着辫子 , 也是思想先进的北大的一道奇观 , 后来胡适在《每周评论》上发了一篇文章 , 大意是说在众人都不敢剪辫的晚清时候 , 辜鸿铭首先剪掉了辫子 , 在众人剪掉辫子的现在 , 辜鸿铭却留起了辫子 , 之前是“立异以为高” , 现在是“久假而不归” , 后来辜鸿铭看到了此文 , 很是不满 , 并且威胁要状告胡适 , 不过事情后来也不了了之了 。
关于白话文革丵命的问题 , 辜鸿铭在《反对中国文学革丵命》一文中又指名道姓的反驳胡适 , 他先将莎士比亚的诗用通俗英语写了一遍 , 再与原文比较 , 证明了用通俗英语来描述莎士比亚的诗歌之后诗意全无 , 之后他又写道:“任何一个不懂汉语的人 , 如果将我的白话英语和莎士比亚高雅的语言加以比较 , 他就会明白中国的文言和白话 , 或者像胡适博士以及他的归国留学生英语称之为的通俗汉语之间 , 有什么不同 , 如果他明白了这一点 , 也就会认识到这种文学革丵命的极端愚蠢” 。
后来胡适回应了一文 , 大意是 , 通俗英语比莎士比亚的高雅英语更能为大众所接受 , 而中国之所以90%的人不识字是因为中国语言太难学(就是指的文言文太难学) , 而辜鸿铭又回了一文 , 此文就几乎是在诡辩 , 大意是你们这群留学生之所以有这么高的地位得感谢那90%的文盲 , 因为要是他们都识字 , 就要和你们这些人抢饭碗 。不过虽然辜鸿铭千方百计的证明文言文不是所谓的死文学 , 但是最后的结局仍然是胡适的一方获胜 , 文言文也变得不再为书面语言 。
对于宪政 , 胡适自然是宪政的忠实拥护者 , 而辜先生 , 自然就是忠实的反对者 , 辜鸿铭认为“简而言之 , 中国人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成文宪法的原因有二:第一 ,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廉耻感:一种高度道德标准的民族;第二 , 中国政治赖以建立的基础不是‘功利’ , 而是道德 , 一句话 , 中国人之所以没有成文宪法 , 是因为他们拥有道德宪法”(出自其着的《宪政主义与中国》)
此外 , 在妇女解放 , 中西文化的辩论中 , 辜鸿铭和胡适也是冲突不断 。后来辜鸿铭死后 , 胡适也多次写文提到他 , 对他念念不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