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不和亲是因为明朝皇帝们被一群人绑架了吗?

大家提到明朝,有一句很硬气的话,叫做“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 。后面三个先不说,至少不和亲这个东西,终明一朝还真做到了 。
这是比较奇怪的,因为和亲是中原政权拉拢他国的重要手段,汉时昭君出塞,隋时义成公主和突厥,唐朝的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这些都是例子,为什么明朝就是不和亲呢?像后面的清朝更是把这个和亲政策发挥到极限,满蒙全面和亲 。有的人,比如高晓松就认为,明朝这种僵化的外交政策就是导致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
那明朝为什么不和亲?我们来分析下,原因无外乎这么几种,一是不能和亲 。这个时期是朱元璋的早期 。当时是不可能和亲的,因为明朝的使命、打的旗号就是跟元朝对着干,是你死我活的对立,朱元璋北伐提的口号是: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
任务就是打北元,所以不可能谈什么和亲了 。
第二是没必要,这主要是朱元璋的后期甚至是明英宗土木堡之变前 。明朝对北元以及后来的瓦剌保持了军事上的优势 。北方也就打个劫还行 。尤其是朱棣没事就带着兵马打到了贝加尔湖旁边 。这样一边倒的优势,自然也不需要和什么亲 。
其实,土木堡之变的导火索就是因为明朝不愿意嫁公主,人家就来捣乱 。
这之后,明朝还是比较吃亏的,长时间疲于应付 。那为什么这个时候,明朝还不和亲呢?
这就是牵扯到关键的因素了,人们的思想里有一种“和亲辱国”的意识,认为嫁公主给外藩是国家的耻辱 。
这个意识在之前其实是不深的 。
比如先秦时期,不要说和亲了,就是太后就可以上阵的,像大家都知道的秦宣太后芈月跟义渠国的义渠王都睡到了一起,连锅巴,不是,连孩子都有了 。但根本没人说啥 。秦国上下情绪相当稳定 。这说明,两者相互通婚根本不是事 。
汉朝同样是如此,虽有华夷之分,但华夷不是说不能通婚的,冒顿可汗得知吕后死了老公,还写求婚信过来,要求一起过呢 。虽然有点夸张,但大家的意识里,两者通婚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 。
到了唐朝更是如此了,因为李世民他们家的血统相当复杂,本身就有胡人血统,你说嫁个女儿给胡人有啥关系呢?
那么,什么时候中原人觉得女儿不能嫁给胡人呢?其实不是明朝开始的,在宋朝时就开始了 。宋朝理学的发展,将婚姻的重要性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些人认为跟胡人结婚是辱及国体的事情 。比如朱熹就是其中的代表 。人对性的观点也是越来越束缚,明朝基本上是继承了宋朝的思想,甚至出现了被陌生男人牵一下手,女子自断手臂的事情 。
所以,宋朝就开始不和亲了,宁愿年年给钱买和平 。这就是所谓的岁贡 。
还有一个原因,可能也是明朝无和亲的原因,就是明朝的公主大多嫁有点钱但绝不是阀门,尤其是不嫁当官的人家 。明朝公主的地位在历史中是最低的 。这样一来,以前那些要求和亲的外围也觉得没啥意思了,公主没啥地位,娶回来也没啥用啊 。另外,他们最主要的诉求还是要求做生意,换点生活必需品,赚点钱 。
最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明朝已经被道德绑架了 。
明朝自打朱元璋、朱棣们不和亲之后,后面的皇帝也不好意思开这个口,毕竟明朝的文官太恐怖了,连赔点钱,谈个判或者迁个都都是满朝反对,上纲上线给你猛批一阵 。
明朝必须硬气,这是大明的底线,没得商量 。像土木堡之变后,于谦要死守京城,这也是赌了一把,幸亏赌赢了,不然,于谦可能就不是千古功臣,而是大罪人了 。而提议南迁的徐有贞则被骂得狗血喷头,最后不得不到派出所把名字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