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在入蜀时错杀了哪个人埋下亡国祸根?

俗话说“西蜀无大将,廖化充先锋” 。众所周知人才凋零成为西蜀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实际上,早在杀张任时起就埋下了西川人士与西蜀刘氏离心离德的祸根 。四川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战火纷飞,刀兵四起的东汉末年一度远离战火 。刘璋虽然懦弱,却也能把益州治理得井井有条依靠的是两群人,文的靠以法正、许靖为首的一班谋士贤臣;武的仗着张任、李严、严颜为首的一班武将 。
网络配图
对于刘备的入川,益州文武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 。文官以张松献地图为代表是热烈欢迎,刘皇叔的名望势力,雄才大略,对于有政治战略眼光的文人来说,更是“良木”,值得择而栖之 。武将以张任为代表,从军人角度,只知道保家卫国,大摆“鸿门宴”强烈抵触刘备的入侵 。
“攻城其次,攻心为上”,刘备进占西川原本就名不正,言不顺,理应用怀柔政策安抚益州文武之心 。大概是因为庞统之死的刺激,亦或是对于自己的“仁义”在西川没有取得他所期望的那种回应,刘备充满了复仇心理,当泠苞诈降再次被擒时,刘备气冲冲毫不犹豫地把他推出去斩首 。可惜!泠苞的降而复叛确实理亏,他再次被绑入中军帐时脸上有惭愧之色,泠苞武功并不弱,可以和刘封、关平匹敌,如果刘备能给他一个机会,必定以死相报 。同时也可以彰显刘皇叔的仁义,令人失望的是刘备没有这样的度量 。
反而是粗暴好杀的张飞在捉住顽强抵抗的严颜时,没有去计较严颜的强硬态度以及让自己吃够苦头的旧帐,而是从大哥的西川大计考虑,好言相劝,终于使钢板一块,视死如归的严颜归降,留住了正在失去的益州武将的心,张飞入川进兵的速度因此超过了老谋深算的诸葛孔明,《三国志》中更是因此而称赞张飞有“国士之风” 。只可惜严颜已经老迈,他的号召力和利用价值远不及张任 。
网络配图
《益部耆旧杂记》记载:“张任,蜀郡人,家世贫寒,少有胆量,有志节,仕州为从事 。”张任是西川武将的首领,以忠勇而闻名,也是益州武将中最出类拔萃的一位 。他文武双全,白马银枪,弓刀石,马步箭无所不精,他的武艺和程普、于禁等在伯仲之间;且他兵书战策样样通晓 。是一位不可多得帅才 。《三国演义》中正是他的指挥部队在雒城外围设伏,巧妙利用地形将大军师凤雏庞统射死在落凤坡(史实中是有出入的) 。而使刘备的大军进退两难,不得不向荆州紧急求援 。涪城、雒城战役显示出了张任卓越,甚至超越身经百战、久历沙场的刘备的指挥才华和精湛的武艺 。
经过增兵(其实《华阳国志》等资料显示,孔明方面军于建安十九年夏雒城攻破后才与刘备方面军会师于成都,并没有参与雒城攻城战 。)后的刘备军在雁桥战役擒获了张任,张任厉声说,“老臣终不复事二主 。”(和黄忠、严颜一样,)刘备还想劝说,而诸葛亮却阻止了刘备,命人把他推出去斩首,美其名曰“成其名节” 。事后刘备后悔惋惜不已 。是啊,这种所谓的“成其名节”并不能对刘备的霸业有太多补益 。其实在张任问题上刘备完全有另一种更好的选择,暂时将张任收监,等到刘璋投降后还怕张任不降?当年老黄忠就是这么被招降的 。在国家远远还没有统一的情况下,这样做既可以收买益州的人心,又可为西蜀保留了一员大将 。
刘备为什么没有坚持劝说?张任很需要这样的名节吗?张任并非士族出身,恐怕是他被斩的另一重要原因,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三国时期封建门第等级观念对于君主起用人才的影响 。
网络配图
【刘备在入蜀时错杀了哪个人埋下亡国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