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人 。元朝至顺年间(1333年)进士,担任过一些地方官,由于为人清廉正直,仕途颇为坎坷 。这是一个奇人,长相就很奇特,远远望去,简直一副“虬髯客”模样,一脸络鳃胡子,身材修长而魁梧 。他的风格也很奇特,《明史》说他“慷慨有大节,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 。更奇特的是他的学问 。可以说是博览群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又有未卜先知的本领 。民间传说,刘伯温的“推背图”,神乎其神,并非全是小说家言 。《明史》说:“世所传为神奇多阴阳风角之说,非其至也 。”所谓“非其至”,意思说这并非他的强项,他的强项在于治国平天下的韬略 。无怪乎当时的四川名人赵天泽品评“江左人物”时,首推刘基,赞誉为诸葛孔明再世 。
朱元璋打下浙东,仰慕刘基的才学,与宋濂、章溢、叶琛一起被召往身边,并称“浙东四先生” 。刘基一到,就条陈“时务十八策”,非同凡响;以后又向朱元璋提出平定群雄的谋略—先图陈友谅,后取张士诚,再北伐中原,以成帝业 。朱元璋对他几乎言听计从,甚至国号大明,也是他的主意,以明朝取代元朝,寓意以明克暗 。
由于他是浙东人,受到李善长为首的淮西集团的排挤 。明朝初年大封功臣,李善长封为韩国公,岁禄4000石;刘基只封为诚意伯,岁禄240石;李善长官居左丞相(中书省第一把手,即首相),刘基不过是御史中丞(御史台副长官),没有多大实权 。
朱元璋倒是一如既往地信任他,视为心腹,每次召见刘基,便屏退左右,长时间密谈 。刘基也为知遇之恩而感动,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以前在战争时期,每每遇到急难,他勇气奋发,当机立断,人莫能测 。现在太平了,刘基所谈大多是帝王之道 。朱元璋洗耳恭听,从不直呼其名,而叫他老先生,我的子房(张良) 。
朱元璋对于淮西集团势力膨胀有所不满,厌恶李善长,想另择左丞相人选 。这种重大人事变动,是绝对机密,只能和他一向信赖的刘基商量 。刘基一听皇上要撤换李善长,立即表示反对 。于是君臣之间有一场推心置腹的对话 。
刘基说:李善长是开国元勋,能调和各路将领 。
朱元璋说:他多次要害你,你还为他讲好话,如此高风亮节,我要任命你为左丞相了 。
刘基深知在淮西集团当权的情势下,他孤掌难鸣,很难在朝廷站稳脚跟,坚决辞谢 。并且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房屋如果要调换顶梁柱,必须寻访大树,假如用一束小树来当顶梁柱,房屋肯定倒塌 。
朱元璋又征询他,杨宪如何?
刘基并不因为和杨宪有私交而放弃原则,如实回答:杨宪有丞相的才干,没有丞相的气度,丞相必须保持水一般平衡的心态,用义理来权衡一切,而不感情用事 。这一点,杨宪做不到 。
朱元璋又问:汪广洋如何?
刘基说:此人过于偏浅,还不如杨宪 。
朱元璋又问:胡惟庸如何?
【刘伯温为何还是难逃被杀的悲剧?其中有何隐情】刘基不屑一顾,用比喻的口气给予否定:这就好比要一匹劣马去驾车,我担心他会翻车坏事 。
朱元璋提出的候选人都被刘基一一否定,再次重提先前的话题:我的丞相人选,诚然没有一个超过先生的 。言下之意是敦请刘先生出任此职 。
刘基已经推辞过一次,见皇上再次提起,立即用坚决而又委婉的语气推辞:并且说明自身的弱点,不适合担任丞相之职 。他对皇上说:臣疾恶太甚,口无遮拦,一向闲散惯了,无法应对繁杂的行政事务,在这个位子上,恐怕辜负皇上的重托 。天下之大,那里会找不到人才呢?请明主悉心搜求 。不过刚才提到的几个人,确实并不合适 。
- 刘德华个人资料简介刘德华背景及演过的影视剧图片
- 刘晓忆个人资料简介刘晓忆背景及演过的影视剧图片
- 刘弈小说最后和谁结婚了 刘弈小说最后和谁在一起了
- 樊哙与刘邦是什么关系?樊哙卖狗肉故事简介
- 娶妻当得阴丽华刘秀是怎样成功娶得阴丽华的
- 蜀汉后主刘禅是一位昏庸之君还是任人唯贤的明主?
- 汉朝光武帝刘秀是怎么死的?刘秀的陵墓又在哪
- 刘伯温最后功成身退了吗?刘伯温是怎么死的
- 揭秘三国:谁是刘备入川后最放心不下的大将?
- 卧龙凤雏刘备都得到了为何没得到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