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线城市名单官宣:沈阳跌出 新一线城市名单 2022三线城市名单


新一线城市名单官宣:沈阳跌出 新一线城市名单 2022三线城市名单

文章插图
5月29日,《第一财经周刊》旗下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2020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 。
一线城市前四仍保持“北上广深”座次,郑州连续第4次进入“新一线城市”,排名第9位,较去年上升一位 。近三年郑州总排名位次变动不大,稳定在新一线的第二梯队 。今年,郑州的城市人活跃度指数有了较大跨度的进步,上升8位,进入新一线城市前十 。
据悉,《2020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已连续发布五年,该榜单评估的是城市在2019年的发展情况,按照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未来可塑性五个方面作为一级维度来评估城市 。
新一线城市名单官宣:沈阳跌出 新一线城市名单 2022三线城市名单

文章插图
2020新一线城市名单出炉
郑州稳居新一线
根据榜单,2020年,15个进入“新一线”的城市依次是: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西安、天津、苏州、南京、郑州、长沙、东莞、沈阳、青岛、合肥、佛山 。与去年相比,合肥和佛山取代了昆明、宁波,第一次进入新一线城市名单 。
新一线城市名单官宣:沈阳跌出 新一线城市名单 2022三线城市名单

文章插图
今年,是郑州第4次进入“新一线城市”,以63.92综合得分,在新一线城市中排在第9位,较去年上升一位 。近三年郑州总排名位次变动不大,稳定在新一线的第二梯队 。
细观这五年城市商业魅力指数排名的动态变化,15个新一线城市大致可以形成三个梯队 。今年的第一梯队是成都、杭州、重庆、武汉和西安 。它们的综合实力强劲:成都的生活方式多样性极高,杭州依靠创新氛围领衔未来可塑性,西安今年首次成为城市枢纽性最高的新一线城市 。
第二梯队的城市包括苏州、天津、南京、长沙和郑州 。这几个城市都是重要的商业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底子厚,也没有明显的短板,在某些维度上还有先天优势——比如交通枢纽性之于长沙与郑州,优质本土企业数量之于天津 。
从连续五年的数据看,第一梯队与第二梯队的城市名单一向稳定,而与之形成明显对比的是,新一线城市第三梯队的激烈竞争 。今年新晋的新一线城市是合肥与佛山 。它们的出现也让宁波和去年崭露头角的昆明被挤到二线城市 。
新一线城市名单官宣:沈阳跌出 新一线城市名单 2022三线城市名单

文章插图
从枢纽城市转向综合型区域中心城市
郑州从单一维度强势向多足发展转变
《2020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不仅对城市进行综合排名,还从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及未来可塑性等五大维度对各大城市进行评估排名 。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郑州从枢纽城市转向综合型区域中心城市,实现了从单一维度强势到多足发展的进步与转变 。
01
城市枢纽性
新一线城市名单官宣:沈阳跌出 新一线城市名单 2022三线城市名单

文章插图
作为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城市枢纽性一直是郑州的增分项 。今年,郑州城市枢纽性得分70.97,排在新一线城市的第8位 。
城市枢纽性主要从城际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联系度、物流通达度、商业资源区域中心度等四维度衡量,通过高铁站数量、民航城际往来航班联系度、物流站点数量等多指标测算 。
一座城市的枢纽地位从来不是一个单一问题,它必须放到城市网络中来整体评估 。通过城市在不同城际交通联系网络的表现,大致可以把它们分成几个类别:上海和西安是典型的综合型交通枢纽城市;成都、昆明则在民航城际往来联系能力上表现突出;武汉和南京是高铁城际联系主导型城市;而沈阳和长春作为东北的区域中心城市,是广袤的东北平原上最核心的公路枢纽 。
02
城市人活跃度
新一线城市名单官宣:沈阳跌出 新一线城市名单 2022三线城市名单

文章插图
今年,郑州的城市人活跃度指数有了较大跨度的进步,上升8位,重新进入新一线城市前十,以62.72分排在第9 。
城市人活跃度主要从消费活跃度、社交活跃度、夜间活跃度等三维度衡量,通过网购活跃度、抖音用户活跃度、夜间出行活跃度等多指标测算 。
一线城市之外,成都、杭州、重庆、苏州及武汉城市人活跃度最高,呈现出鲜活蓬勃的城市面貌 。成都和杭州已连续多年在这一项指数的新一线首位争夺中你追我赶——成都的夜间活跃度特色鲜明,杭州则消费活跃度极高 。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