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揭秘: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为何起源于四川?

成都迎来一件大事 。2016年第三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于7月23日至24日在成都举行 , 来自G20成员和受邀嘉宾国的财长和央行行长以及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合组织(OECD)等国际机构的负责人将聚集一堂 , 共商世界经济发展大计 。
四川交子 , 将亮相G20 。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交子的图案 , 被印制成一套书签 , 送给各国嘉宾 。这跨越千年的金融凭证见证了四川人和四川自古以来拥有的强大创造力和经济活力 。
这一留存于典籍记载的凭证 , 留给后世怎样的时代密码?从与金融学家和巴蜀学者的对话中 , 已经散失的交子 , 重又变得清晰 。
商业繁荣催生交子
故事还要从唐朝讲起 。唐朝时的商业城市 , 以扬州和益州(成都)为两个中心 。安史之乱以后 , 北方经济地位下降 , 扬州、成都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 , 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 。所以有“天下之盛 , 扬为首”的说法 , 成都物产富饶 , 所以当时谚语称“扬一益二” , 用现在的话来说 , 就是“第二城” 。然而 , 交子的诞生还要往后推两百年 。
7月20日 , 随着巴蜀学者谭继和的讲述 , 交子为何在四川诞生 , 这个疑问得以轻松解开 。从唐末开始 , 双流成为成都的造纸中心 , 谭继和告诉采访人员 , “这在元代的《签纸谱》中有记载” 。宋代 , 民间造纸业进一步发展 , 作坊遍布全国各地 , 尤以四川双流中和场一带生产的楮纸名闻天下 。在谭继和看来 , 对后来交子的诞生起决定作用的是外部因素——当时商品经济的繁荣、造纸术发达的支撑、雕版印刷术的推动 , 以及四川人的智慧 。
据史料记载 , 北宋初年 , 宋太祖赵匡胤为战争筹款 , 将四川铸造的大批铜钱调运出川 , 使得川蜀铜钱奇缺 。因此民间交易多用铁钱 , 携带成了一个大问题 。铁钱的价值与铜钱比 , 基本上是1∶10的比率 。同样一桩买卖 , 使用铁钱交易 , 其个数要比铜钱多数倍 , 清点、保存、运输上的负担难以承受 。当时买一匹布 , 需要铁钱约两万文 , 重达500斤 , 不得不用车来装载 。
商人要来川做生意 , 四川商人要出川交易 , 都必须携带沉甸甸的大量钱币 , 千辛万苦地奔走在崎岖险峻的蜀道上 , 长久下去似乎不是办法 。于是 , 聪明的四川人有了办法 。大约在公元11世纪 , 成都地区第一次出现了“交子铺” , 一种用楮纸刻印的票据——交子也由此产生 。交子用雕版印刷 , 版画图案精美 , 三色套印 , 上有密码、图案、图章等印记 。
四川当年到底在造些什么 , 引来全国商人趋之若鹜 , 从而让交子应运而生呢?
西南财大经济学院前执行院长刘方健教授向采访人员介绍 , 蜀锦、蜀绣、纸张、布匹、农耕铁器、川酒、川茶、盐……使得当时的贸易十分繁荣 。
采访人员听到这些甚至略觉“穿越”——这些千年前在市场上交易的商品 , 至今依然在全国市场上流行着 。四川的工匠将这些手艺代代相传 , 可以说是当年的工匠精神创造出了各种颇受市场欢迎的产品 , 让商人翻山越岭也要入蜀采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