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的故事金龟换酒被铭记的原因

贺知章的故事金龟换酒,贺知章爱才,他与“诗仙”李白有一段羡煞旁人的忘年友谊,金龟换酒就是说的贺知章与李白之间发生的一个故事,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这个故事,还有他被后人一直铭记的原因有哪些,对此感兴趣的朋友们不妨一起来了解一下 。
贺知章金龟换酒的故事
公元742年,42岁的李白终于接到了唐玄宗的诏书,请他进京城做官 。
李白安排了家事,兴冲冲地来到京城长安 。但唐玄宗并没有马上接见李白,而是把李白暂时安排在紫极宫的客房里住着 。
网络配图
李白到来的消息乐坏了一个人,他就是当时太子的宾客贺知章 。82岁的贺知章早就读过李白的诗,非常喜欢李白诗中浪漫高贵的情调,可是却没有见过李白本人 。
【贺知章的故事金龟换酒被铭记的原因】李白到达长安城的第二天,贺知章亲自来到紫极宫里看望李白,当身着白绸长衫,风度翩翩的李白从殿外走进来时,贺知章惊呼一声:“好一个诗仙,简直是天上下来的仙人!”
李白请贺知章在房间里坐下,贺知章迫不及待地对李白说:“李先生这次壮游之后,一定有新诗吧,何不让我先睹为快呢?”
李白笑了笑,从桌上拿起一张诗稿来给贺知章看,这就是李白着名的诗篇《蜀道难》 。贺知章读到一半时,忍不住拍着桌子叫好,大声说道:“这诗真是鬼斧神工,只有天上的谪仙才能写得出来呀!”看完李白作品,贺知章马上派人去请京城里的诗人和乐师,说是要为李白接风,好好欣赏李白的诗歌 。
不一会儿,各处的客人到齐了,人们一边饮酒,一边在音乐声中饮赏着李白的《蜀道难》、《乌栖曲》、《长干行》等诗歌,每个人都玩得开心极了 。这一顿为李白接风的酒席,从中午一直吃到下午,又从下午吃到天黑 。酒饭终于吃完了,正当客人们相互告别要回家的时候,贺知章突然惊叫一声:“坏了!”
“什么坏了?”李白问 。
“我的钱袋子没有带,我拿什么付今天的酒钱呢?”
听了这话,客人们都说:“我这里有银子,我来付酒钱好了!”
网络配图
“那怎么行!”贺知章摆摆手,阻止大家掏钱 。“说好了今天是我给李先生接风的酒宴,谁也不能替我付帐!”贺知章说着,就从身上解下了一个亮闪闪的小金龟,对大家说:“银子没有了,我们不是还有金子吗?就用它付酒帐好了!”
唐代的男人都时兴在腰间挂小金龟,贺知章的金龟更是名贵,付酒钱是足够的 。贺知章真的解下金龟,充当了给李白接风的酒钱 。
从那以后,京城里就有了贺知章金龟换酒为李白的故事 。
不但如此,第二天,82岁的贺知章就把李白接到自己家里住下,每天下朝之后,贺知章的第一件事就是来到李白的房里,和李白聊天 。从李白住进贺知章家那天起,贺知章家热闹极了,没有一天不请客,贺知章把更多的名人请到自己家里,让他们认识一下奇特的诗仙李白 。
不久李白便成了长安城里的大名人 。
然后,贺知章抓住这个机会,在唐玄宗面前大夸李白:“李白的诗,真是神仙才能写得出来呢!而且李白相貌英俊,如朝霞一般灿烂,如明月一样皎洁,真是天上的神仙下凡呢!”
几天后,唐玄宗就在皇宫里接见李白,当李白出现在皇宫的大殿里时,唐玄宗觉得眼前亮起了一片灿烂的朝霞,他竟然不知不觉地走下宝座,亲手搀起了跪拜的李白,使满朝的文武官员大吃一惊 。
只有贺知章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一幕,他在一旁满意地笑了 。
贺知章为什么会被后人铭记?
一是他留下的脍炙人口的诗篇:《回乡偶书》中“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短短二十八个字的一首七言绝句,一千多年来老幼吟诵,流传不衰,它牵动了多少游子的思乡之情,引发了多少读者的内心共鸣 。这首诗,被《唐诗三百首》的编者蘅塘退士列为七绝第一 。对热爱故土的中国人来说,它的魅力是永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