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全家都是皇帝,世人总认为他软弱无能,他却完成了李世民所不能完成的事( 二 )


▲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 )
第三、高宗在位时关心国计民生,评价一个人是不是明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是否关心老百姓的生活 。
事实上,唐太宗末年的辽东战役已使“贞观之治”岌岌可危,高宗刚登基的永徽四年(653年),江浙一带就爆发了陈硕真领导的农民起义,阶级矛盾再次尖锐 。高宗未及正式登基即下令:“罢辽东之役及诸土木之功 。” 高宗即位时即对群臣宣布:“事有不便于百姓者,悉宜陈,不尽者更封奏 。” 并日引刺史入阁,问以百姓疾苦,训令崇俭 。高宗即召令:“自京官及外州有献鹰隼及犬马者罪之 。故永徽年间,百姓阜安(人口从贞观年间的不满三百万户,增加到380万户),史称“永徽之治” 。
▲高句丽、百济和新罗
第四、高宗在位时解决西突厥高句丽这些太宗朝不曾解决的问题,重新确定了大唐帝国的东亚霸主地位 。
高宗即位不久,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反叛,自号沙钵罗可汗,公元657年,高宗派大将苏定方等大破西突厥,沙钵罗奔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一带),被擒,西突厥亡 。高宗以其地分置昆陵、蒙池二都护府 。
唐高宗时,朝鲜半岛分成三国:高句丽、百济和新罗,永徽六年,高句丽与百济联军攻新罗,新罗遣使乞援 。龙朔三年(663年),唐大将刘仁轨大败援助百济的倭国军于白江口,破百济,其国王奔高句丽 。总章元年(668年),唐军攻占平壤,灭亡高句丽,实现了隋炀帝唐太宗荡平辽东的夙愿 。这个功劳完全是高宗自己取得的 。
隋炀帝三次征伐高句丽失败,唐太宗亲征高句丽无功而返,但是这个未完成的事业在高宗手中得以完成 。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 。由此看来高宗 绝非等闲之辈,他是一位进取心和开拓性极强的帝王,否则也不可能超越唐太宗,完成太宗未完成的事业 。
▲唐征高句丽百济之战
第五、高宗能够接受不同意见,平心而论,唐高宗的能力、魄力虽然不如自己的父亲,却也绝非昏聩之主 。
他曾询问以敢言著称的监察御史魏元忠:“外以朕为何如主?”素来直言不畏的魏元忠道:“周成、康,汉文、景也 。”由此不难看出,在时人心中,高宗是文帝、景帝这样的明君 。“时造蓬莱、上阳、合璧等宫,频征伐四夷,厩马万匹,仓库渐虚,张文瓘谏曰:‘隋鉴不远,愿勿使百姓生怨 。’上纳其言,减厩马数千匹 。”“高宗将发兵讨新罗,侍中张文瓘卧疾在家,自舆入见,谏曰:‘今吐蕃为寇,方发兵西讨;新罗虽云不顺,未尝犯边,若又东征,臣恐公私不堪其弊 。’高宗乃止 。”
仅从上面这两则史料,我们便能看出,李治是一位能够克制自身欲望,颇为体恤百姓的仁君,在张文瓘劝谏之后,他立即便放弃了征伐新罗的打算,足见其并非那种为了自身的帝王功业而不顾百姓死活的自私自利之徒,与为了追逐虚名而穷兵黩武,逼得百姓走投无路的帝王有本质的不同.
▲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唐朝疆域图
唐高宗不同于以往史学家笔下的唐高宗,他是一个有智慧的人,知进退,有分寸,懂得隐藏自己,该出手时就出手 。对待百姓他能够做到爱民如子,不劳民伤财;对待强敌他敢于亮剑,最终奠定大唐的盟主地位 。他继承和开拓了唐太宗的事业,并把它不断地向前推进,为开元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他是一个有作为的君主,而不是传统史学课本里懦弱多病的无能鼠辈 。
【他全家都是皇帝,世人总认为他软弱无能,他却完成了李世民所不能完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