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为什么杀亲父吕不韦:不许资本与权力结合

【秦始皇为什么杀亲父吕不韦:不许资本与权力结合】核心提示:秦始皇的真实目的,显然是为了宣示这样一个基本政治原则:债主不能爬在国家头上敲诈勒索,即使资本家吕不韦是自己的亲爹,他也不能压在国家的头上 。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韩毓海,原题:《韩毓海:秦始皇为什么要杀吕不韦?》
网络配图
《荀子》的疆国篇中,曾经借孙卿子与范雎的谈话这样总结说:秦自秦孝公以来,能坚定不移地贯彻商鞅路线,“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 。然而,此番千秋大业能够在一个叫嬴政的人手里最终完成,靠的却是另一个关键人物:吕不韦 。
实际上,被子孙后代奉为“秦始皇”的那个伟人,他的出身本是比黄连还要苦,按照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的说法,他似乎是吕不韦的儿子,而并非秦王室的骨血,而这个叫嬴政的苦孩子能够坐到秦王这个位置上的几率,原本还不到万分之一 。
一贯标榜正统的司马光的这个说法,开创了中国数千年历史叙述中第一个“阴谋论” 。
战国史是一部斗争史,而其核心,就是秦与赵的斗争,赵塞秦之要冲,而蔽山东之诸侯,对秦而言,赵乃心腹之患,赵亦因此而为天下所重 。《资治通鉴》第一卷里面,诸如廉颇、蔺相如将相和,信陵君、平原君围魏救赵,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赵括将兵等等这些精彩的故事,都是围绕着秦赵之间的长期斗争而展开,秦武安君白起坑杀赵降卒40万,乃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战争之一 。
秦赵之间有血海深仇,而秦的公子异人却被派去赵国做了人质 。异人,是秦太子的小老婆夏姬所生的“庶孽孙”,意思就是“最不招人待见的倒霉孙子”,“深入虎穴”的使命自然是非他莫属 。
而正是大投资家吕不韦的出现,改变了异人的命运,同时也创造了历史、改变了历史 。
网络配图
《资治通鉴·周纪五》描述了这场“史上最牛风险投资”是怎样开始的:
秦太子之妃曰华阳夫人,无子;夏姬生异人 。异人质于赵;秦数伐赵,赵人不礼之 。异人以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 。
阳翟大贾吕不韦适邯郸,见之,曰:“此奇货可居!”乃往见异人,说曰:“吾能大子之门!”异人笑曰:“且自大君之门!”不韦曰:“子不知也,吾门待子之门而大 。”异人心知所谓,乃引与坐,深语 。
今天看来,吕不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风险投资家,正是在他的资产的支持和运作下,当时最强大的国家——秦进行了权力重组,而通过以秦政权为抵押进行资本运作,吕不韦自己成了真正的“无冕之王”,更为关键是,正是资本与武力的结合,为秦最终一举击溃六国,称霸天下,奠定了根本基础 。
吕不韦的投资工具当然就是货币 。因此我们须知道:除铁器的大规模使用之外,货币经济的普及,则是战国时代的另一个重要标志 。
钱穆说,春秋还并不是货币经济的时代,根据《左传》记载,春秋时代列国之间,或君臣之间互相馈赠,甚至纳罪、纳欢,都不是用金钱,而是用礼物,包括车、马、锦、钟、鼎、美女乃至乐师,而绝无用黄金相赠者,即使有,也是从战国开始 。《史记·六国年表》记载,秦惠文王二年才开始发行货币,此距春秋末年已有155年 。这位惠文王,也就是车裂了商鞅却最忠实执行了商鞅路线者,而秦之伐赵、称王,也就是从他开始的 。
战国时代,货币经济已经普及了,而吕不韦的投资方式就是货币投资 。也就是运作黄金进行投资 。他对异人说:“能立适嗣者,独华阳夫人耳 。不韦虽贫,请以千金为子西游,立子为嗣 。”异人则承诺:“必如君策,请分得秦国与君共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