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秉章是个怎样的人?骆秉章身上又有哪些故事

清朝末年,国家危难,危机重重 。正是因为这样一个时局,在清朝前中期受到严重钳制的汉族官员,在这时候开始突显出来 。在这个时期,汉族官员英雄辈出,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本文的主人公骆秉章,便是那许多涌现的官员之一 。
骆秉章是晚清湘军重要将领,与曾国潘、李鸿章处于同一时期,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并称“晚清八大名臣” 。为官期间,多次镇压起义,治军平乱,功绩卓著,位居封疆 。
骆秉章是一个为官清正,办事严谨的官员 。道光年间,道光帝以其稽查吏部银库,他上任后即刻开始彻查,铁面无私,清查陋规 。正是因为他在,当时吏部的许多官员,再不敢徇私枉法,改变了吏部的风气 。
受他压制的官员,想将他弄走,便找了他的一个漏洞上报 。哪知当时来调查的穆彰阿,经过调查发现,骆秉章办事一丝不苟,严谨有度,因而越发佩服重用他 。穆彰阿甚至这样对骆秉章说道:“你清查库银的严格可真是空前绝后啊,我一定要让你再留在这里三年,这将对国库大大有利 。”道光帝也曾召见他说:“你这一年年查库办得很好,不只是朕一人知道,而是人人皆知 。如今有了此案你的名字将会更出名,如果没有这个案件,朕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呢 。你好好读书,认真做官,将来好好为国家办事 。”由此可见,骆秉章清正的官风,受上位者看重 。
【骆秉章是个怎样的人?骆秉章身上又有哪些故事】骆秉章是一个有远见的人,看事情想的深而远 。清末太平军起义,势如破竹,情形很是危急 。在太平军即将攻打长沙的时候,原为湖南巡抚的骆秉章却被人参折调任,因为要等到形势安定后才交接,骆秉章暂留 。当时长沙城几乎所有的城垛都已经损毁,骆秉章因而多次参奏拨银,用来修筑城墙 。他督促工人们日夜赶工,终于在太平军攻至的前一刻,完成了工程 。太平军打来的时候,当时清军各路援军,正帅、副帅皆未到,城内只有兵勇八千,且没有一员有作战经验的将领 。若是城墙没有修订,简直就是给太平军送人头的 。骆秉章的这一决定,保证了长沙城的安全 。
另外,当时清军八旗兵力疲敝,应对太平军形势又危急,于是曾国潘等人便请求开展地方团练 。骆秉章当时大力支持,在任上多次为此行方便之举,湘军的建立,以及这支军队在后来发挥的力量,都要属骆秉章一份 。
骆秉章为官清正,办事公平严谨,且多次为清朝建立功勋 。这样一个看似完美的官员,实际上却留有一丝污名 。
同治二年,石达开兵分三路,从云贵边界攻入四川,准备横跨大渡河,直取成都 。不过骆秉章早有准备,川军、湘军和土司的“夷兵”组成的大网正撒在大渡河两岸 。后石达开划船渡河,等他们行至一半的时候,石达开瞬间下令,用枪炮连环袭击太平军,石达开部无一生还 。随后又派兵马取马鞍山,断太平军粮草 。兵士牺牲过半,粮草更是成了问题,在必死的险境之下,石达开写信请求议和投降,希望以个人生死来换取部下生命安全 。
骆秉章接到石达开的求和信之后,抓住机会,派部下前往劝说石达开投诚 。已经没有退路的石达开,与骆秉章签订盟约 。哪知道骆秉章背信弃义,将石达开抓住,押解成都,处以凌迟之刑 。石达开投降的部众,有四千多人发了路票遣散,还有两千人直接将他们聚在一处,一夜之间全部剿灭 。
《清史稿》记他:“骆秉章休休有容,取人为善 。胡林翼综核名实,干济冠时 。论其治事之宽严疏密若不相侔,而皆以长驾远驭,驱策群材,用能丕树伟绩 。所莅者千里方圻,规画动关军事全局 。使无其人,则曾国藩、左宗棠诸人失所匡扶凭藉,其成功且较难 。缅怀中兴之业,二人所关系者岂不钜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