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李仁壮:城市筋骨的制造者( 四 )


随身三宝:卡尺、手电、笔记本
李仁壮的家乡单县,做木工的人很多。小时候,他经常蹲在旁边,看木工做活计,用米尺测量,用墨盒打线,耳朵上掖着支铅笔,随手取下画道线,再用凿子凿,刨平……老师傅始终不声不响地在那里埋头干活。有时候他看累了,跑到一边去玩,再回来时发现,桌子、椅子、柜子都做好了。
李仁壮对工匠精神的最初印象,就来自家乡的木工。自己当上轧钢工后,他经常想起小时候看木工做活的场景,有时候也觉得自己跟木工其实是一类人。不过,他的法宝,不是墨盒、米尺和锯子,而是卡尺、手电和笔记本。只要换上工作服,人到了岗位上,这三件东西就从不离身。他说,游标卡尺,量成品尺寸、调轧机和导卫,都离不开它;手电,用来看轧槽、看导卫、看红钢,是“第三只眼”,发现肉眼看不见的缺陷和隐患;工作中冒出来的想法、问题,都被及时地记在笔记本上。这么多年,卡尺磨损了一把又一把,手电从铁皮手电到LED手电,现在已经进化到强光手电,用过的笔记本更是数不清了。
他的这些习惯,在工友当中传开了,像张猛这样的年轻员工也跟着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工作了三年多,他手里也存下了一本本笔记。现在的李仁壮,已经是工友们眼里的“大拿”,眼“毒”手“牛”,但只有他心里清楚,自己是怎样从一个毛头小子,一步步成长过来的。记得刚工作的时候,有一回,因为操作不熟练,他接连轧废了5次钢,产生了十多吨废品,生产被迫中断3个小时。每次回想起这件事,李仁壮都十分懊恼、痛心。后来的生产中,他更想比别人多动一点脑子,这样既能少费一些力气,也能避免一些损失。
目前厂里的生产设备算不上最先进,生产中总会碰到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一点小改小革,就能让生产方便不少。以前,切分轧制时调整线差要用到一根叉扳手,因为调整丝杠本身就有间隙,得调个五六下、七八下,花上三五分钟才能调好。而且操作时人要靠近高度运行的轧机,一不小心就被冷却水溅了一身,衣服湿了还是小事,要是碰上跑钢,甚至会造成身体伤害。
有一次,李仁壮去修车,发现修车师傅用套筒扳手拆卸轮胎的螺丝,他突然就想到,要是用到调整线差上,说不定就能提高效率。有了想法,说干就干,他最终研制出一套线差调整工具,用到生产上,半分钟不到的时间就能调整好,高效又安全。像这样大大小小的改造发明,累计起来李仁壮已经有200多项,他还总结编写了《平立交替轧机切分轧制操作法》《16规格三切分轧制操作法》。在他的带领下,班组连续四个月无责任轧废,11次实现了“万吨无轧废”,四次打破班产纪录,钢材综合成材率提高0.2个百分点。
2016年4月,李仁壮的车间接到一个紧急任务,要生产出一批高强度的螺纹钢。国际标准对尺寸偏差的要求是±0.5毫米,但这批产品严格到了±0.1毫米,这意味着生产操作要比以往精确数倍。时间紧,任务重,相当棘手,生产接二连三地出现线差不稳的问题,一时突破不了难点,好多同事都愁眉不展,仿佛进入了死胡同。
李仁壮和工友们只能一遍遍地翻笔记、查资料、问专家,反复试验,试图寻找突破口。终于,一次放大中轧料型的尝试,让问题迎刃而解。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他们顺利完成了任务。李仁壮和工友们是后来才知道的,原来这批螺纹钢是用于“长征五号”火箭发射架底座。2016年11月3日,看着“长征五号”火箭飞向太空的直播,李仁壮的心情比别人都要激动。
【 轧钢|李仁壮:城市筋骨的制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