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宽涛|虎虎生威 延绵不绝的江苏“虎文化”( 三 )


七字成语“解铃还须系铃人”虽不带一个“虎”字 , 讲的却是和老虎有关的故事 。 明代瞿汝稷所编的禅宗语录《指月录》中说 , 南唐时期 , 南京石头山清凉寺住着一位法眼和尚 。 一次 , 法眼给弟子们出了道难题:“如果一只老虎的脖子上挂着个铃铛 , 你们谁有办法把铃铛解下来?”弟子们面面相觑 , 谁都回答不上来 。 只有小和尚法灯答道:“去找那个把铃铛挂到老虎脖子上去的人 , 他既然能系上去 , 也就有办法把铃铛摘下来!”法眼听后大加赞赏 。 这个禅宗故事流传已久 , 清代出生于南京的曹雪芹对此也颇为熟悉 , 后来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写出“心病终须心药治 , 解铃还是系铃人”的名句 。
在古典诗词中 , 诗人们也不忘写到老虎 。 辛弃疾在镇江北固山上所写《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名句“想当年 , 金戈铁马 , 气吞万里如虎” , 歌颂的是刘裕当年的丰功伟业 。 毛泽东主席的名句“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 强调的是虎踞龙盘的南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
在淮安人吴承恩的名著《西游记》中 , 老虎是重要的“龙套” , 先后有寅将军、巴山虎、虎先锋、虎力大仙等角色出场 , 唐僧甚至被奎木狼变成了老虎 。 老虎固然是“百兽之王” , 但《西游记》中的老虎大多被孙悟空击败 , 以此反衬齐天大圣的勇猛 , 毕竟孙悟空刚踏上取经之路 , 就打死一只老虎 , 为自己做了张虎皮裙 。
施耐庵的《水浒传》中 , “老虎”更是推动情节发展的角色 , 洪太尉龙虎山遇虎、武松打虎、李逵杀四虎、解珍解宝捕虎都是引人入胜的经典故事 。 108条好汉中 , 竟然有11个人的绰号中分别有“虎”或者“大虫” , 插翅虎雷横、锦毛虎燕顺、矮脚虎王英、跳涧虎陈达、打虎将李忠、笑面虎朱富、青眼虎李云、病大虫薛永……由此可见 , 老虎始终是文人心目中勇猛、霸气的象征 。 (新华日报 采访人员 于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