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沧海的意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意思( 四 )


在《莺莺传》里 , 崔莺莺并不是相国之女 , 仅仅是财产甚厚的普通人家子女 。元稹呢 , 当时在唐代已经是一个才子了 , 唐代士大夫的酒宴上 , 歌妓女们必定会吟唱他的诗篇 , 就连东宫太子都对他的诗喜欢得不得了 。
《宣和书谱》上说他是“挟才子之气 , 而动人眉睫也” , 意思就是说有才华 , 又帅 , 能吸引少女的目光 , 崔莺莺就是被他吸引的 。
后来 , 他为了做官 , 就抛弃了崔莺莺 ,  还写出《莺莺传》来诋毁她 , 说她不是良家妇女 , 是红颜祸水 。史学家陈寅恪评价他 ,  没有操守 。不过 , 如果我们回到唐代当时的环境里 , 我们可以发现 , 那个时代 , 门阀士族之风仍旧残存 , 很多才子考上科举之后 , 士族门阀都纷纷去找他们 , 想让自己的女儿与之成婚 。这些才子也必须与他们联姻 , 否则一辈子官职都不会很大(这一点直到黄巢起义之后 , 黄巢将门阀士族杀戮殆尽 , 这一讲门第的观念才退出 历史 舞台) 。不管元稹是不是不得已 , 但是他这一行为已被钉在了 历史 的耻辱柱上 , 与陈世美无异 。
韦丛死后 , 又勾搭薛涛再一次始乱终弃
娶了韦丛之后 , 二人也过了几年好日子 , 元稹也因此入职朝廷 , 做了校书郎(虽是七品小官 , 但是能做校书郎者 , 以后前途无限) 。但没想到 , 几年后 , 韦丛就去世了 。
元稹写了数首悼亡诗 , 每一首读起来都让人潸然泪下 。然而 , 这个“渣男”却就在那一年 , 借着到四川巡察的机会认识了才女薛涛 。这个薛涛诗词也写得好 , 可是她的私生活也比较混乱 , 从小她就入乐籍 , 卖唱为生 。当时 , 薛涛已经42岁 , 元稹才31岁 , 两人非常要好 , “姐弟恋”的两人迅速跌入爱河 。薛涛还大胆的写诗 , 说我们“双栖绿池上 , 朝暮共飞还” , 口味简直重得很 。
后来 , 元稹离开四川 , 走之前跟薛涛说我会来娶你 , 但他一起不复返 。回到长安之后 , 他又四处沾花惹草 , 娶妻纳妾 , 为人所不齿 。
元稹每次去政府上班 , 他的同僚们就对他嗤之以鼻 , 甚至当着他的面说 , 哪里来的苍蝇 , 不知天高地厚 。可见 , 元稹的人品之差 。
曾经沧海难为水 ,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 
半缘修道半为君 。
——唐?元稹?《离思》
此诗的本意是说 , 历经过沧海的人 , 再看其他地方的水 , 就再也难以认为那是怎样值得一看的水;看过巫山的云之后 , 除了巫山的云 , 便觉得其他地方的云 , 看起来都不是怎么美丽的云 。因为旧情难忘 , 而无法再爱上其他女人 , 也无心再追求一段新的恋情 。即使从成千的美女群中走过 , 也懒得回头看她们一眼 , 固然一半是为了修道 , 一半却全是为了伊人你呀!
文化传承 , 词意扩张 , 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 , 除却巫山不是云” , 是先贤孟子境界的延伸写 。《孟子?尽心篇》中 ,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 登泰山而小天下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 , 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观水有术 , 必观其澜 。日月有明 , 容光必照焉 。流水之为物也 , 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 也 , 不成章不达 。”——见到最大最美的事物之后 , 其他的都不足为观也 。“难为水”——很难认为一般地方的水 , 是壮阔可观的水 。“不是云”——不是怎么美丽可看的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