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喜雨的作者是什么代的大诗人 春夜喜雨的作者( 五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仍然用的是拟人化手法 。“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 。如果有意讨“好”,它就会在白天来,就会造一点声势,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 。惟其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雨这样“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够,下个通宵 。倘若只下一会儿,就云散天晴,那“润物”就很不彻底 。诗人抓住这一点,写了第三联 。在不太阴沉的夜间,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见,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 。如今呢?放眼四望,“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只有船上的灯火是明的 。此外,连江面也看不见,小路也辨不清,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云,地上也象云一样黑 。好呀!看起来,准会下到天亮 。尾联写的是想象中的情景 。如此“好雨”下上一夜,万物就都得到润泽,发荣滋长起来了 。万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带雨开放,红艳欲滴 。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个锦官城(成都)杂花生树,一片“红湿”,一朵朵红艳艳、沉甸甸,汇成花的海洋 。那么,田里的禾苗呢?山上的树林呢?一切的一切呢? 浦起龙说:“写雨切夜易,切春难 。”这首《春夜喜雨》诗,不仅切夜、切春,而且写出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现了诗人的,也是一切“好人”的高尚品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