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是怎么死的?李斯的死与宦官赵高有何关系

在中国历朝历代里 , 丞相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职位 。它在宫廷扮演的角色很复杂 , 他是皇帝的助手 , 与皇帝把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 却又不能使自己的权力凌驾于皇帝之上 。伴君如伴虎 , 就算是位高权重 , 如果擦枪走火 , 最后的结果通常也比较凄惨 。
李斯应该算是中国历代丞相里 , 死得比较凄惨的一个 。在公元前208年的某一天 , 行刑场上围满了人群 , 大家都来看这个曾风光无限的宰相 , 如何被处死 。李斯心里莫大的悲哀 , 他甚至觉得是自己一时的贪欲害了家人 。《史记》中对李斯死前的描写是这样的 , 《史记》记载:斯出狱 , 与其中子俱执 , 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 , 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 , 而夷三族 。李斯在临刑前 , 回头看自己的儿子说:“我还想跟着你一起牵着黄狗 , 到蔡东门追逐野兔 , 还有这样的机会吗?”说完父子俩相对而泣 。刽子手一刀下去 , 一个时代的铸造者就消失在春秋的历史舞台上 。
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 , 李斯是秦朝时期的著名丞相 , 也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 协助秦始皇帝统一天下 。秦统一之后 , 李斯又参与制定了法律 , 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 。他是秦国建立的关键人物之一 。
李斯出身贫寒 , 年轻的时候在楚国上蔡乡村做看守粮仓的小文书 , 早年的日子过得不是很如意 , 因为看到了仓库里的老鼠而联想到了自己的处境 , 而发出了:“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 , 在所自处耳!”的慨叹 。
李斯早年为郡小吏 , 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 , 他为了能够走上一条顺利的仕途 , 过上他认为理想的生活 。毅然放弃了上蔡的小官职 , 而来到了秦国 , 在他的心里早已经看清了天下的局势 , 秦国的统一是天下的大势 。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 , 吕不韦被驱逐后 , 又被赵高推荐给了秦始皇 。正是因为李斯的计谋 , 才让六国被秦国成功地离间 。
公元前237年 , 秦始皇下逐客令 , 下令驱逐六国客卿 。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 , 不得不说李斯上书 , 劝止有从自身利益考量的因素 , 但是李斯站在了秦国的大局考量 , 广纳贤士 , 才是上策 , 秦始皇也就按照李斯的做法做 。这样成功挽回了秦国的人才损失 。在这个基础上 , 秦国很快就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 。新国家建立后 , 李斯参与了新的制度、决策的制定 , 主要成就有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等等 , 他的功绩十分突出 , 可以说大秦的帝业 , 有一半是他的功劳 。
功高震主的李斯从未被秦始皇怀疑过 , 但是结局却是异常的凄惨 , 李斯不是陷于那种“飞鸟尽良弓藏 , 狡兔死走狗烹”的历史怪圈里 , 而是死在了赵高的手里 。篡改遗诏 , 逼死扶苏 , 戕害蒙恬 , 这是他晚年的行为 , 选择胡亥是他的无奈 。
因为李斯本就是法家思想 , 扶苏偏好儒家 , 在政治上扶苏即位后 , 必然得不到支持 , 选择胡亥是他无奈的选择 。后来 , 胡亥即位后 , 深居宫中 , 掌权的是赵高 , 虽然赵高位高权重 , 但是他仍然忌惮李斯 。因此 , 李斯就成为了赵高必然要除掉的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