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刘禅外刘备还有三个儿子 刘备为何会传位给刘禅

对刘备有三个儿子,为何要传位给平庸的刘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
所有的政治家都希望自己能有一个有能力的后代来继承自己事业,或者是传承,或者是把自己的事业发扬光大 。无论如何,不要让自己的一片心血付之东流就足够了 。
刘备也不例外,自己戎马一生打天下,但是却没法亲眼看见全国的统一 。本来想把希望寄托到自己的儿子身上,可惜造化弄人,越是想要什么就越不会成功 。
刘备一生虽然有四个儿子,但是只有三个是亲生 。另一个养子还因为延误军机而被刘备以军法处置了 。即便是这样,候选人的实力也有欠缺 。有三个儿子的刘备,为何要传位给平庸的刘禅?
01最稳妥的选择
刘备这一辈子征战沙场,而他的夫人也在战场上被俘虏,所以留下的子嗣很少 。他只有三个亲生的儿子,分别为刘禅、刘永、刘理、刘封(养子) 。刘禅是嫡长子,为刘备的原配甘夫人所生,但是生性懦弱,又贪图玩乐,不求上进 。

除了刘禅外刘备还有三个儿子 刘备为何会传位给刘禅

文章插图
而刘永是刘备的庶出儿子,虽然聪明好学,但是在处事方面的性格相当的强硬 。刘备以惜才爱才而著称,这也是为什么一没钱二没权三没有地理优势的蜀国能和先天条件良好的东吴和魏国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 。
蜀国全靠“卧龙凤雏,能得其一可安天下”的卧龙诸葛亮和刘备帐下的张飞关羽赵子龙等几位英勇的战将来打天下 。所以刘备非常看中礼贤下士的品德,刘永却常常反其道而行之,不仅专断蛮横,还与军师诸葛亮大为不和 。
这不仅不符合刘备用人的标准,如果让刘永继承自己的位子,还会让西蜀的地位也岌岌可危 。至于刘理,在刘备立太子之时他还太小,也没有展现出一技之长 。
如果因为前两位儿子展现的明显缺点选择这样没有暴露缺点的刘理,对其它皇子不公平,说不定还会酿成更大的隐患也未可知 。而且,这第三位皇子刘理早早就夭折了,更本没有机会参与太子之位的角逐 。于是,太子的位置就被这样确定下来 。
“中庸”的刘禅虽然无能,但是也没有特别明显的缺点了,而且他心地善良,对诸葛亮更是一口一个“相父”来尊称诸葛亮,对诸葛亮的各项决策也是百依百顺,绝对的服从 。而且,此时蜀国还有大量的人才,既有文臣又不乏武将 。
选择刘禅作为后主,是比较稳妥的选择,而且刘备相信身边有这么多可用之才,刘禅终将有一天能醒悟过来的 。于是才有了白帝城托孤这一幕“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 。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
除了刘禅外刘备还有三个儿子 刘备为何会传位给刘禅

文章插图
意思是诸葛亮的才华过人,定能成大事,如果刘禅可以辅佐,就请诸葛亮不吝赐教,尽心尽力地辅佐后主 。假如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那么诸葛亮也可以接过刘备手里的江山,自立为主 。
诸葛亮听罢连忙拒绝,手足无措吓出一身冷汗赶忙解释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说明诸葛亮对刘禅一定会尽心尽力,除此之外别无二心,事实也确实如此 。
他在刘备走后尽心尽力地辅佐刘禅,常年在外征战奔波,多次深入不毛之地,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为了安抚留守成都的刘禅还特意写下千古名篇《出师表》来告诫刘禅“不宜妄自菲薄”要广开言路,亲贤臣,远小人,才能使国家富强 。
刘禅也许不是刘备的最佳选择,确实最稳妥的选择 。在刘备过世后多年,以诸葛亮领导,各位将才也都各司其职 。蜀国在被魏国攻占之前,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的统治,才投降 。
除了刘禅外刘备还有三个儿子 刘备为何会传位给刘禅

文章插图
02立长传统
中国古代为了减少权力的纷争,和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互残杀,特意制定了一套严密的等级制度 。这就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这一制度也被延续了千年的时光,是一套约定俗成的体系,也是王朝的铁律 。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刘禅作为嫡长子,理应继承刘备的王位,按照嫡长子继承制,不管继位者才华学识如何,嫡长子继位都是名正言顺的,否则就会引发一场关于皇位的血雨腥风 。刘备熟读历史,自然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
比如,后梁曾在半年之间,因为皇位争夺父兄之间不惜大打出手,互相残杀,在这期间就先后有两位君主惨死手足刀下 。后唐皇位传承更甚,叔侄、兄弟间的争斗从未间断过,一直延续到了五代结束,落了个国破家亡的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