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朱棣夺皇的首席功臣为何在一夜之间被抄家

李景隆 , 算的上是永乐的第一功臣 。在朱棣兵临南京城下时 , 若不是李景隆热情地打开了金川门 , 说一定会有一场恶战 , 燕军能否拿下南京城都还是个悬念 , 没想到的是 , 李景隆那么爽快 , 很是配合 , 直接把朱棣放进了南京 , 更让朱棣高兴的是 , 进了南京之后 , 李景隆便如哈巴狗般 , 十分殷勤地为朱棣把“建文奸党”都挖了出来 , 马屁实在拍的不错 。
为此 , 朱棣当皇帝后 , 就对表侄子李景隆恩宠的很 , 俨然把他当成了自己夺天下的第一功臣 。朱棣在封赏“靖难”功臣时 , “公爵加禄受赏者一人”就是李景隆 。《明史》说:“(朱棣)授景隆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 , (太子太师曹国公) , 增岁禄千石” , 并且是“子孙世袭 。其赏白金四百两 , 文绮四十表 , 钞四千贯 。”
网络配图
燕军中功劳最大的大将朱能居然还不如这个建文帝的败军之将、“贰臣”李景隆 , 朱棣为何如此“糊涂”?有人猜测 , 其实早在建文朝北伐的时候 , 李景隆就首鼠两端 , 暗暗地为自己留了后路 , 无论在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帮了朱棣的大忙了 。故而有此非同寻常的封赏 。
此外 , 令永乐朝群臣愤愤不平的是 , 朝廷如有大事进行商议 , 通常由李景隆作领班大臣 , 最先奏议 。一个吃里扒外的“贰臣”居然被抬到了这么高的地位 , 很多人是不服气的 , “诸功臣咸不平” 。
尽管朱棣对李景隆很好 , 但曾经受到李景隆利用职务之便侵害的朱棣胞弟周王朱橚不干了 。永乐二年 , 朱橚出来检举揭发 , 说当年建文削藩李景隆率人到开封去逮人时 , 曾接受过周王府的巨额贿赂 , 但事后他又不帮周王办事 , 简直就是趁火打劫 。
【他是朱棣夺皇的首席功臣为何在一夜之间被抄家】周王打了头炮 , 有人跟上来了 , 刑部尚书郑赐也上奏弹劾李景隆 , 说他包藏祸心 , 蓄养亡命之徒 , 图谋不轨 。与肤浅的大臣相比 , 天才皇帝朱棣很耐得住气 , 他不仅熟稔权术理论 , 还擅长玩弄权术:皇帝弄权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让臣下摸不清君主的真正思路 。
再说李景隆的那些破事犯在建文朝 , 眼下正是转型时期 , 闻风弹劾和迅速处理李景隆那样具有深厚背景的人 , 绝不理智 , 也不利于“安定团结”的大好形势 。朱棣想到这些 , 就拒绝了大臣们的弹劾申请 , 下诏说:不追究李景隆的过去 。
网络配图
专门以揣摩皇帝心思为能事的酷吏陈瑛见到这番形势 , 心想:皇帝的胞弟都没能扳倒李景隆 , 说明李景隆在永乐心中的地位牢不可破?不 , 不是 , 有哪个主子会喜欢有吃里扒外前科的内贼?之所以现在无人动的了他 , 不是因为他是朱元璋的亲外甥之子 , 而是因为时候没到 , 理由不充分 。
陈瑛准备了一番 , 给朱棣上书说:“自我永乐朝开启以后 , 曹国公李景隆一直图谋不轨 , 而他的弟弟李增枝明知哥哥所犯的是大逆不道之罪 , 却隐瞒不报 , 更不劝阻他哥哥的恶行 , 李增枝还购买了大量田地 , 本来李家就深受皇恩 , 但他们还拼命敛财 , 想干什么?不用说 , 大家都心知肚明 , 还有 , 李增枝蓄养了很多田仆 , 这等架势不是为了造反 , 那要干什么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