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喜欢用小人?难道是惺惺相惜?( 二 )


不念旧恶 , 唯才是用
【曹操为什么喜欢用小人?难道是惺惺相惜?】只要是人才 , 且能为己用的 , 即便是仇人 , 或骂过自己的人 , 他也能“矫情任算 , 不念旧恶” 。陈琳曾为袁绍写讨曹操檄 。这篇檄文把曹操及其祖宗三代骂个透 , 曹操见了 , 毛骨悚然 , 出了一身冷汗 。操破翼州获陈琳 , 他不加责备 , 仅问道:“汝前为本初作檄 , 但罪状孤 , 可也;何乃辱及祖父耶?”
琳答说:“箭在弦上 , 不得不发耳 。”意思说为袁绍所使 , 不得不然 。左右劝操杀之 , 操怜其才 , 乃赦之 , 命为从事 。降将张绣叛变 , 夜袭操寨 , 如无典韦以死拒敌 , 操将无法逃脱 。这次战役 , 操折长子曹昂、侄儿曹安民和爱将典韦 , 史称”清水之难” 。曹操对此痛恨不已 , 终生难忘 。后张绣又降 , 操因用人之际而宽恕之 。曹操能不记私仇 , 这是因他能以事业为重 。
网络配图
因要图天下 , 就要搜罗人才以扩大自己的力量 , 这就不能老是计较个人的恩怨 , 只要对事业有利 , 尽力化敌为友 。不仅曹操能“矫情任算 , 不念旧恶” , 古之明主也都如此 。唐太宗并不因魏征曾是敌人之臣而对他有所疑虑 , 因其敢于直谏 , 切中己弊 , 对他十分敬畏 。
诤臣遇明主 , 传为千秋佳语 。雍齿曾助项羽 , 几置刘邦于绝地 , 而刘邦统一天下后 , 为显示其宽宏大量 , 先封雍齿为侯以安众心 。武则天读骆宾王的《为徐敬业讨武瞾檄》 , 并不因其极力贬己而恼怒 , 反而怜其才说:”此人不用 , 宰相之过也 , ”但唐太宗对魏征 , 刘邦对于雍齿 , 不如曹操对于张绣的怨深;武则天愤骆宾王之才 , 而不能使之为己用 , 而曹操则能用陈琳 。故说曹操善用人才不下于古代其他明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