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冯宝是好人还是坏人?冯宝最后是怎么死的

冯宝 , 生于公元1543年 , 去世于公元1583年 , 是明代太监 , 政治家 , 字永亭 , 号双林 , 衡水市赵家圈乡冯家村人 。嘉靖年间入宫 , 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代皇朝 。嘉靖朝时 , 因为书法出众而被嘉靖皇帝赏识 , 成为司礼监秉笔太监 。隆庆朝时提督东厂兼管御马监 , 当时司礼监缺一名掌印太监 , 冯宝有这个资历胜任 , 但是因为穆宗不喜 , 加之当时的大学士高拱先后推荐了御用监的陈洪以及尚膳监的孟冲补缺 , 所以一直没有升位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 , 让冯宝记恨上了高拱 , 这才有了以后陷害高拱之事 。
隆庆六年 , 明穆宗驾崩 , 十岁的神宗皇帝朱翊钧登基 , 改元万历 。万历年间 , 是冯宝权势最大 , 最受重用的时候 。他由秉笔太监晋升为掌印太监不说 , 还因为有较高的文化素养 , 协理李太后负责小皇帝的教育 , 因此与明神宗建立了极深的情谊 。
明神宗登基之时 , 冯宝始终站在御座旁边 , 满朝文武大为震惊 。更让人震惊的是 , 明神宗称冯宝为“大伴” , 平日里身为皇帝他对冯宝竟然还惧怕三分 。随着冯宝在明神宗旁边的时间越长 , 手中的权势也就越大 。渐渐的权势滔天的冯宝 , 受到朝臣的攻击 。当初一直阻挠冯宝成为掌印太监的高拱 , 授意阁臣提出“还政于内阁”的口号 , 组织一批大臣上书弹劾他 。
冯宝早就因为明穆宗时期的事情 , 对高拱一直耿耿于怀 , 如今见他又再次召集众人弹劾自己 , 就更是愤恨 。明神宗登基的时候 , 有一王姓大臣 , 怀揣利器 , 被侍卫擒拿后 , 送交东厂 。
【太监冯宝是好人还是坏人?冯宝最后是怎么死的】东厂是冯宝的天下 , 王姓大臣被移交东厂后 , 冯宝暗自交代他 , 让他说一切都是高拱的吩咐 。谋刺皇帝的罪名自然不小 , 高拱差点因此失去性命 。要不是一批正义凛然的大臣为其洗刷冤屈 , 恐怕高拱会提前退出历史舞台 。不过虽然他侥幸逃脱 , 但是却被张居正坐稳了首辅之位 。
这一次没有将高拱拉下马 , 冯宝又抓住高拱曾在穆宗病故后说“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的把柄 , 向皇后和皇贵妃告状 , 高拱因此被革职回家闲住 。而高拱一派大臣和支持他的人 , 都因此被查办 。
张居正上台之后 , 冯宝全力支持张居正的各项改革 。因为有太后、皇后、冯宝的支持 , 张居正的政策才得以实施 。那条闻名后世的“一条鞭法”的改革措施 , 能稳妥的实施 , 使得大明国势有所复苏 , 绝对少不了冯宝的功劳 。
冯宝在明神宗很小的时候就在他旁边伺候 , 更有辅助教育的一层因素在 。可以说冯宝对于明神宗 , 有一种类似师父的情谊在 。既是老师 , 又是严父 。按理来说 , 冯宝在明神宗有生之年 , 应该都能牢牢的占据权利的顶端 , 但是凡事总有例外 。正是因为冯宝对明神宗那种亦师亦父的情谊 , 才为他埋下了后来的祸事 。
冯宝从小和明神宗一起 , 兼管辅助教育的职责 , 因此相比于其他随侍在皇帝面前 , 一味迎合的太监不同 , 冯宝常常会对明神宗做的不好的事情 , 进行劝谏甚至是教育 。神宗十八岁时 , 曾经醉酒调戏宫女 。冯保向太后告状 。太后愤怒之下差点废掉神宗帝位 。太后命张居正上疏切谏 , 并替皇帝起草“罪己诏” , 又罚他在慈宁宫罚跪六个小时 , 皇帝因此对冯保、张居正怀恨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