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采访人员 郑超
新年伊始,郑州这座城市上下同心,开启了抗“疫”之路。作为一家医疗机构,郑州民生耳鼻喉医院闻令而动,紧急调配医护人员,参与其中。
这些天,郑州经历了什么?发生了哪些变化?该医院医护人员用3篇抗疫日记,记录冲在最前线的责任和内心的感动。
【 居民|郑州医护人员用3篇抗疫日记,记录责任与感动】加油啊,我的城!再黑的夜晚也会有璀璨星河。
2022年1月5日 郑州 阴
(记录人:耳科病区医生 刘高)
抗击疫情面前,没有一个人是局外人,也没有旁观者,疫情发生后,我们医院第一时间组织核酸采集医疗队,配合新一轮核酸检测工作的开展。
文章插图
在1月5号那个早上,刚下过雪的路并不是那么好走,寒风凛冽,我们一行20名医护来到高砦社区为7000余居民开展核酸检测。
疫情像是一张灰色的网压抑着整个城市,但银装素裹的郑州却充满了感动,无论是穿着白色防护服的我们、红色马甲的志愿者,还是有序排队的社区居民,都给了这个城市战胜疫情的信心。
文章插图
晚上,热心居民还贴心地给我们送来了“小太阳”取暖。一边是肆意无情的疫情,一边是雪夜中最炙热的中国心,这澎湃的力量可度过寒冬,照夜色,破新冠,我们坚信,郑州一定行!
2022年1月10日 郑州 多云转晴
(记录人:门诊导医 李岩)
今天是第4天来到西工房社区为重点人群挨家挨户上门采集核酸,也已经习惯每天早上4点起床,5点集合,5:40左右开始采集的工作节奏,而且,经过几天的爬楼行动,我们对每家每户的情况有了基础了解,我们所负责的那栋楼有4个单元64户97个人。
文章插图
当我们一家一户敲响门,居民们并没有因被打扰而不配合,有的居民甚至早早就起床在家等着我们的到来。
我们也吸取了前几天的经验,除了将垃圾袋、手消等绑在腰上外,手电筒也绑在肩膀的位置,方便扫码登记信息时的光线供应。
文章插图
李岩(左)团队自制的采集“腰包”
有了自制的采集“腰包”,速度也是一天比一天快。但速度不是最重要的,因为采集工作不能有任何纰漏,单人单管,信息对应,采集到位才是我们全力守好抗疫防线所应担的责任。
每天的采集过程中,除了最多的“你们辛苦啦”的真情问候,居民也有很多的疑问,“还要再做几轮啊?”“楼下小卖部开门了吗?”“啥时候能解封啊?”……安抚居民慌乱的心情也是我们每天的任务。
2022年1月14日 郑州 多云转晴
(记录人:手术室护士长 马俊茹)
昨天群里又发紧急通知,隔离酒店也需要医护支援,且需尽快到位。没有犹豫,我第一时间报名。因为我有去年8月份在隔离酒店支援抗疫工作的经验,去了就能直接上手开展工作。
紧急收拾了一些个人生活用品,医务科王科长送我来到位于火车站附近的天鹅宾馆隔离酒店,同各个医院支援过来的其它10名医护一起,共同为在此集中隔离的235名密接人员做好隔离服务工作。
昨天下午初步了解了工作分工及基础情况后,就先给酒店工作人员做了个简单的培训,主要是关于穿脱防护服的细节和规范,因为只有先保护好自己,才能去守护别人。
- 热血暖寒冬|“热血暖寒冬,心中有光明”郑州尖峰眼科医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 周师傅|新春走基层|老匠人当起志愿者:手艺派了用场,居民一元可磨刀修鞋
- 医护人员|这条街的小吃店好样的!连续十几天,他们抢着为医护和志愿者送爱心餐
- 抢救|4名120医护人员用肩膀搭起生命通道
- 自驾3000多公里 新疆小伙把3000个馕送给西安医护人员|新华全媒+| 约尔开西
- 医护人员|男子突发疾病倒地,民警医护紧急救治
- 拼音信|郑州一年级男孩写“拼音信”感谢大白:我长大了也想当白衣天使
- 李春|河南战“疫”暖镜头丨中牟县郑庵镇居民捐赠热成像测温仪
- 巩义市人民医院|巩义市人民医院300名核酸采样“勇士”驰援郑州
- 医护人员|天津武清:医护人员入户为“一老一小”测核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