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明朝万历三大征到底有没有好处( 二 )


很多评论家都对万历三大征持消极态度 , 觉得万历三大征费用的大量支出最终导致国家衰亡 。大笔金钱的支出也只是赢得了短暂的胜利而已 。其实 , 不然 。实际上明代末期与后金之间的战事对军费的消耗更甚 , 高达六千余万两 , 与之前的三大征相比完全是天上和地下的区别 。所以 , 万历三大征费用的开销并没有使国库走向崩溃 。
明朝万历三大征是发生在明神宗万历帝年间 , 大明王朝史上轰动一时 , 是受千万众人瞩目的大事 。万历三大征前后绵延了十多年 , 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明朝万历三大征是明王朝在西南、西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的军事活动 , 是明王朝军事史上的一大里程碑 。
网络配图
按照时间的顺序排列 , 依次是宁夏之役、朝鲜之役和播州之役 , 这三次战役被称为明朝万历三大征 。宁夏之役是以李成梁的长子李如松为首的军队平定蒙古人的叛变 , 仅用了几个月李如松等人就将叛变平定了 。播州之役是主将李化龙平定以杨应龙为首的苗疆土司的叛变 , 历时一年 。朝鲜之役则是对外军事活动 , 又称为援朝逐倭之战 , 由李如松和麻贵等人共同击退了日本丰臣秀吉政权的军事入侵 。朝鲜之役是时间拉扯最长的一次战役 , 第一次冲突用了一年时间解决 , 时隔四年又发生了第二次冲突 。
作为明朝万历三大征的主心骨 , 李如松等人将自己的青春和满腔热血都奉献给了大明王朝 。诚然 , 还有千千万万个无名士像李如松一样奉献出自己的全部 , 为了这一波三折 , 动人心魄的战争 。虽然明朝万历三大征每一场都以明王朝的胜利而告终 , 但是每一场战争都打得艰辛和困难 。在取得胜利的同时 , 朝廷也因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 暂且不说开支花费方面 , 因战争而动荡不安的时局给百姓带来无限恐慌 。
揭秘万历三大征援朝之战凭什么赢
万历二十年的明朝已经走末期 , 在动荡中摇摇欲坠的帝国在这个时候却突然经历了一场战争 。当时的朝鲜遭受日本的进攻 , 明朝在接受朝鲜的求救后出兵镇压日本 。这便是万历三大征之一的援朝之战 。那么万历三大征援朝之战凭什么赢?处于盛极而衰的大明帝国拥有了什么制胜法宝呢?
战争从万历二十年(1952年)起始直到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结束 , 历时七年 , 耗费白银将近有八百万两 , 出动士兵数量有数十万人 , 可谓十分惨烈 。然而明朝仍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 并且万历三大征中的另外两次平叛也获得胜利 , 成为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战争奇迹 。日本占据了诸多优势条件 , 如武器装备和战略决策等方面 , 仍大败于明朝 , 其中是有原因的 。
万历三大征援朝之战凭什么赢?首先在于人和 。日本水军有着一个被称为“海贼大名”的将领 , 此人名叫九鬼嘉隆 , 但是他在和明朝的战争中却遇到了了世界海战史上的一个天才将领——李舜臣 , 此人当时任职朝鲜全罗道水军节度使 。李舜臣指挥着曾被击溃又重组的水军破坏了丰臣秀吉“水陆并进”的企图 。还有祖承训、李如松等身经百战的将领 。可以说援朝之战能赢多有赖于这些善于打仗的优秀将领们 。其次是地利 。日军进攻过程中其实补给是十分困难的 , 在科技条件远不如今天的明代 , 想要远渡来到中国东海岸也许不是难事 , 但是得靠长期的战争和频繁的补给 。值得一提的是 , 天皇禁止使用有关车轮的东西 , 在战场上得力的火炮没有合适的运载工具 , 日军对火炮的运用一无所知 。因此 , 明军的火炮成为了无往而不胜的利器 。再次 , 明朝在陆战不断战胜日军 , 这也是取得海战最后胜利的重要原因 。这就是援朝之战为什么能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