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什么是冥婚为什么古代会流行冥婚

中国古代素来重男轻女 , 而鬼婚 , 则多为给已成年却未曾婚配就死去的男子找婚配对象 , 而所找女方或为死者 , 或为活人 , 以死者俱多 。当然也有个别家境殷实的富户 , 也会主动给死去却未曾婚配的女儿找女婿 。这个习俗据说从先秦时就已经流传开来 , 到了宋朝 , 则在北地山西一带尤为盛行 。
网络配图
【揭秘什么是冥婚为什么古代会流行冥婚】鬼婚的婚礼仪式和活人相似 , 宋人郭彖在《睽本去》中载:“晋俗 , 男女年当婚娶 , 未婚而死者 , 命媒互求之 , 谓之‘鬼媒’ , 鬼亲后的两家来往如姻娅 。”也就是说鬼婚也得秉承父母之命 , 媒妁之言 , 也会备足彩礼聘金 , 需门当户对才行 。而结为鬼亲的男女双方家庭 , 一如两家姻亲 , 也会经常走动 。
宋人康与之在《昨梦录》中对于鬼婚习俗有着较为详细的记载 , 读来颇让现代人心惊胆战 。鬼婚 , 为北地习俗 , 青年男女到了应该婚嫁而未婚却死去者 , 两家命媒人互求而谓之“鬼婚” , 男女双方家庭把已死的儿女生辰八字详细备帖 , 以父母之命请善卜筮者焚香卜算 , 如果生辰八字相符 , 则双方家庭立刻置办冥衣 , 男方需备好衣帽鞋袜 , 女方则准备好布裙霞帔 , 生活必需品则一应俱全 。此时媒人就会到男方墓前 , 以酒水和各色杂食水果祭奠 , 请男方完婚 。并在墓前并排设上两个座位 , 在座位后面各立一面一尺余长的小幡布 , 当媒人未祭奠时 , 两面幡布岿然不动 , 祭奠完毕后 , 请男女双方共饮合欢酒 , 完成婚配仪式 , 男女双方若满意自己阴间的对象 , 则二幡微微而动 , 不满意 , 则两面幡布不为所动 。很显然 , 宋人老康在写这则旧闻时加上了自己的臆测 , 这与当时世人相信鬼魂之说相契合 , 而且好象也找到了立论的依据 , 不过这种活灵活现的叙述让今之人读来未免毛骨悚然 。
还没完 , 老康接着介绍 。鬼婚还有另一种模式 , 即死时男女还很年幼 , 没有到婚配年龄 , 尚没有接受到正规的学历教育 , 太过稚嫩 , 象这种情形下 , 就会将先生却已死去的男方姓名书写下来 , 象还活着一样聘请先生使其接受教育 。女方则作为冥器充当保姆和使婢 , 等到一定时间 , 男方冥数到了 , 再给他们成婚 。完成这桩鬼婚后 , 还有更恐怖的呢?据说就有家庭成员晚上做梦 , 梦见新媳妇回来拜见公婆 , 或者女婿回门拜谒岳父 。如果不这样做 , 后果就更可怕了 , 则死去的青年男女会作祟 , 做出一些丑恶行迹而被当时人称之为男祥女祥鬼 。
网络配图
老康也在文中隐喻 , 鬼婚的盛行和当时借机敛财的“鬼媒”是分不开的 , 做完鬼婚 , 男女双方家庭都会用财物酬谢做鬼媒的媒婆 , 所以这些招摇行骗的“鬼媒”们经常走街串巷 , 到处打听哪里有刚刚死亡的青年男女 , 以做“鬼媒”生意而大肆敛财以谋生计 。
宋朝时为何北地会流行鬼婚?原因在于中国古代非常重视成人礼 , 男子20岁而冠 , 要行“冠礼”戴上帽子 , 表示已经成人了 。女子15而笈 , 要行“笈礼” , 结发加笄即发髻上插上簪子 。男大当婚 , 女大当嫁 , 做为成年人 , 如果没有结婚 , 死后是不能享受后人祭祀的 , 而死前未婚 , 没有立后 , 死后也是不能进入祖坟的 。其次 , 未婚而死的人 , 在生者看来 , 非常凄惨可怜 , 古代人视死而生 , 出于怀念和哀悼也会给死者婚配的 。再者 , 中国古代对于婚姻观的重视远盛于其他民族 , 饮食男女乃人之大欲也 , 生前既然没有享受天伦之乐 , 死后在阴间就只能采取补救措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