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后代为何都能成才,全因他立下的这几条家训

曾国藩是清朝中后期重臣,他才能出众,不管是政治还是军事都很有建树 。而曾国藩除了做官,最为人称道的就是他对子女教育,“曾国藩家训”被当成是教育下一代典范 。曾国藩教育子女,一般都特别强调这几点 。
1、 注意勤俭持家
有这么一则故事:曾国藩任两江总督时候,他妻子带着小女儿来找他 。小女儿可能是没有见过总督府,因此进总督府时候特别注意,还特地穿了一件绣花裤子,而这条裤子还是自己大嫂留给自己的 。可是没想到,就是这条裤子,曾国藩觉得奢华,并且因此狠狠数落她一顿 。
曾国藩教育勤俭持家是有自己道理 。他曾经说过,自古这些当官的,很少有富过两代 。其中原因,就是这些“官二代”富裕日子过惯了,忘记怎么生活 。
【曾国藩的后代为何都能成才,全因他立下的这几条家训】而从小勤俭持家,不仅能够锻炼孩子们生活能力,让他们养成自己动手,节约资源的好习惯,还能够让孩子们体会美好生活来之不易的艰辛,这样他们长大后,也会勤俭持家,日子才能过得长久 。
2、 平民生活,以身作则
曾国藩虽然位极人臣,但是平常生活跟普通平民没什么两样 。他自己房子也很简陋,根本看不出是清朝中兴之臣府邸 。而相比较而言,他弟弟曾国荃的住宅就豪华多了,简直赶上皇宫内院 。而曾国藩不仅是住着简朴,生活也一样简朴,吃穿用度一般都是自己动手,轻易不用佣人 。
他告诫自己子女,能自己做的事,就自己做,能够简易从事,就不要铺张浪费 。他自己子女出门办事,曾国藩不让他们乘坐轿子,都是自己走着去 。而且普通人家孩子要做的事,例如挑水,捡粪这些粗活累活,孩子们也要做 。
曾国藩认为“穷”能够养志气 。孩子如果从小娇生惯养,什么好东西都享受过,那这个孩子从小就没什么追求,也不会上进,这个人长大之后就会废掉 。
而从小用艰苦生活磨练他,既能够锻炼他的能力,心理素质,也能够培养志向 。他自己说过:“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几可以成大器 。”
3、 思想开明,兴趣是最好老师
曾国藩自己虽然学的儒家学说,但是它对于孩子教育,并不是死认道理 。而是根据孩子兴趣,因材施教 。曾国藩大儿子曾纪泽,从小学的也是儒家经世致用学问,可是连着考三次科举都没有成功,于是曾纪泽好好思考一番之后,就决定不再继续走仕途这条道路,而是选择了当时不被人认可的英文 。
曾国藩对这一点却没有过多干涉 。他觉着既然孩子有想法,又有干劲,那做出选择就要支持 。果然,曾纪泽认真学习英文,学习西方文化,在后来起到非常大作用 。
清朝与沙俄签订《中俄伊犁条约》时候,曾纪泽因为通晓西方文化,就被派遣当外交官 。沙俄使臣色厉内荏,使出各种阴谋手段,妄图打击曾纪泽,但是曾纪泽英文水平很高,而且早就把西方文化研究透彻,对于沙俄使臣诡计沉着应付,最终成功跟沙俄签订条约 。
而曾国藩二儿子曾纪鸿则是一位数学家,著有很多数学名著,还把圆周率推断到小数点后一百位 。曾国藩这种开明教育方法,让子孙后代都能都很出息,除了他儿子,他的孙子曾宝荪、曾约农也都是当时著名教育家,受到人们尊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