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大谎言:诸葛亮出山并非刘备三顾茅庐

在三国故事里 ,  诸葛亮和刘备的佳话数不胜数 , 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三顾茅庐 , 刘备为了招揽人才 , 不惜前后三次前往卧龙岗 , 请诸葛亮出山 , 如此往复三次才得以成功 , 可见其求贤爱才之心 , 不过历史上三顾茅庐确有其事吗?诸葛亮为什么会出山?
网络配图
对刘备三顾茅庐最初的记载是蜀汉建新五年 , 诸葛亮出师北伐前写的《出师表》中有句话命“先帝不以臣卑鄙 , 猥自枉屈 ,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谘臣以当世之事 。”
而在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之中 , 也有相关叙述 , 《三国志·诸葛亮传》提了这么一句 , “凡三往 , 乃见 。”
所以 ,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证据 , 还是比较翔实的 , 按理来说 , 不应该有疑义 , 就连诸葛亮的《隆中对》中 , 也有对这一事件的详细经过 , 难道还会有假?
如此看来 , 三顾茅庐应该确实无疑 ,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在?
【三国最大谎言:诸葛亮出山并非刘备三顾茅庐】在《魏略》一书中有过这样的记载 , “刘备屯於樊城 。是时曹公方定河北 , 亮知荆州次当受敌 , 而刘表性缓 , 不晓军事 。亮乃北行见备 , 备与亮非旧 , 又以其年少 , 以诸生意待之 。”
网络配图
大意是指 , 当时刘备驻扎在樊城 , 诸葛亮曾经北上亲自求见刘备 , 意欲出师投名 , 不过刘备不认识诸葛亮 , 又见他年纪小 , 估计没什么内涵 , 所以就怠慢了他 , 根本没见 。
不单如此 , 就连西晋司马彪所著打的《九州春秋》也有类似记载 。
而且《魏略》成书早于《三国志》 , 且以史料丰富 , 态度严谨见长 , 那为什么关于诸葛亮出仕一事 , 两书的记载会有如此之大的异处呢?
三顾茅庐与毛遂自荐 , 到底谁真谁假?其实这件事比较好猜测 , 在三国志一书里 , 诸葛亮常自比管仲、乐毅 , 可知其胸怀大志 , 想要辅佐君主 , 而非闲云野鹤之辈 , 如此有野心有展望之人 , 恐怕不会单单只是守株待兔 , 等待明君自来?
网络配图
所以有人做出相关猜测 , 说是诸葛亮曾经毛遂自荐于刘备 , 可刘备见其年纪太小 , 并不以奇 , 所以没有重视诸葛亮 , 而等后来诸葛亮走了之后 , 有身边人告诉刘备 , 说诸葛亮确实有不世之才 , 于是才有了后面三顾茅庐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