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料事如神,为何落了悲惨下场?究竟是哪里得罪了朱元璋?

在明朝的开国功臣中 , 刘伯温是名气最大的一个 , 在民间 , 刘伯温是朱元璋手下的第一谋臣 , 料事如神 , 文韬武略 , 不仅帮明太祖打了江山 , 还帮朱棣建了北京城 , 还是十三陵、山海关、天津的修建者 , 而且他还通阴阳 , 甚至懂得运用超自然力量 , 比诸葛亮还神的一个人 。
然而 , 就是这样一位大人物 , 在明朝建立后只封了个伯 , 位居功臣36位 , 最后的下场也很是悲惨 , 相传 , 他是被胡惟庸下毒害死的 , 而这还是朱元璋默许的 。刘伯温功劳这么大 , 怎么却被如此不公平地对待?他如此足智多谋 , 怎么又会任人宰割呢?
其实 , 翻开正史 , 这一切都不难解释 。
首先必须说明的是 , 刘伯温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 。
他并没有超自然力量 , 史籍“西湖望云” , 说刘伯温早在投朱之前就发现南京有所谓“天子气” , 这无疑是无稽之谈 。他投靠朱元璋的真实原因是 , 在群雄中 , 朱元璋能够礼贤下士 , "明法度" , 表现出了强烈的统一天下 , 兴复汉族的愿望 , 这让刘伯温这样知识分子很认可 。
而在功勋方面 , 刘伯温的功劳其实并不大 。1360年到1363年9月 , 他做朱元璋的随军参谋 , 实际上从军的时间勉强接近两年 , 也只是朱元璋众多随军参谋之一 。
再说到修建北京城之类的事 , 其实朱棣定都北京时 , 刘伯温已去世多年 , 所以无从谈起 。
因为刘的实际功劳并不大 , 所以明洪武三年(1370年) , 朱元璋大封功臣 , 封公者6人 , 封侯者28人 , 其中并无刘伯温 , 后来他只是被封了个象征性的“诚意伯” 。
那么 , 为什么刘伯温在历史上会那么出名呢?其实这是出于朱元璋的一种政治需要 。
众所周知 , 朱元璋出身卑微 , 为了让他显得是顺承天意的真龙天子 , 朱元璋曾经大量编造个人神话 , 比如 , 他曾自称自己受道教天神指点 , 受赠“绛衣、冠履、宝剑”等神物 , 理当得天下 。
在这些神话故事中 , 刘伯温的角色就十分重要了 。因为刘伯温懂得风水玄学 , 可以编造出一些所谓的“天象” , 证明朱元璋是受命于天 , 因此朱元璋也就十分配合在诏书中大肆赞扬刘伯温的“神迹” , 在天下百姓眼里 , 刘伯温也成了朱元璋打天下中的不可或缺的人物 。
一旦功成名就了 , 朱元璋就再也不需要刘伯温这种角色了 , 他一改往日对刘伯温谦和礼让的态度 , 在一次讨论中 , 朱元璋就轻蔑地说 , 像宋濂、刘伯温这样的人哪配称“大儒”?
在这种情况下 , 刘伯温和明代其他开国功臣一样 , 日子相当不好过 , 洪武四年 , 刘伯温便辞官回家 , 朱元璋也不挽留 , 直接批准 , 丝毫不念及昔日共患难之情 。
至于刘伯温的死因 。民间故事中是因为刘伯温生病后 , 胡惟庸领朱元璋之命 , 带太医前来看病 , 实为下毒并自此病入膏肓不治身亡 。故事的真假已经不重要了 , 重要的是 , 这时候 , 刘伯温作为一名弃子 , 对朱元璋的明王朝早已没有了存在的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