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皇帝拆了前朝陵墓为什么会落得这样的下场?

所谓凡事都有报应,一旦有人做了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事,就必然要遭受相应的恶报 。
就算是至高无上的天子,拥有普通人无法仰望的地位,可是一旦恣意妄为,那么也难逃恶报的惩罚,所以说在因果报应这一方面,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
民国时期,社会混乱,盗墓之事猖獗,有军阀孙殿英公然盗取裕陵,且手段极其残暴 。那么孙殿英为何要盗墓呢?这里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据说孙殿英盗墓前还担心盗墓之后会被惩罚,有一个风水先生可能是揣摩到了他想盗墓的意图于是借机告诉他:“大清的陵墓保存得这么好,只怕还要复辟,将军怕是要想点办法才好啊 。”所以孙殿英随即拍案而起:“把清陵给盗了 。”
于是,他不但拿走了其中的所有珍宝,且将乾隆帝的尸骨撒的到处都是,一时间世人哗然,但最终还是因为种种原因还是被免于责罚,只不过倒也不能说乾隆帝是冤枉的,严格来说这是对于他之前所作所为的报应 。
没错,乾隆也曾经干过这种盗人坟墓的丑恶行径,当时就是为了修建这裕陵,但是缺少一件主要的材料——金丝楠木 。据《满清遗闻大观》记载,这位帝王便因此将主意打在了明朝嘉靖皇帝的陵墓身上,后来还因为大兴文字狱,而将一些名士的尸骨从棺材里挖出来,鞭笞尸体 。
这些让人发指的行为,终于在近百年后遭到了报应,也就是孙殿英炸裕陵一事 。在这起事件中,乾隆的尸骨被官兵们抛的到处都是,后来有满清的皇族前来归拢尸骨,不过最后只找到了几十块骨头,然后勉强掩埋在了一起 。
虽然死后陵寝被盗墓贼光顾的人里面乾隆不是唯一一人,但是被光顾后,陵寝被破坏的如此严重的,他绝对是极其罕见的,当然,这也都是他自己做下的孽,怨不得别人 。
当时是乾隆50年3月,他暗地里去查看祾恩殿那些通体由金丝楠木制成的柱子 。因为要修建裕陵,对于这种稀缺的物料非常需要,而恰好明“十三陵”所用的木料,基本上都是质量上乘的金丝楠木 。
何为金丝楠木?
根据《五杂组》中的相关介绍称,这类木料多产于南方地区,其自身带有别具一格的香气,且有防腐防蛀的特性 。但是金丝楠木只限于皇家使用,来百姓自然是没有那个权利的 。因此,古时候很多人,都会偷偷的选中用这种木料来制作棺材,据说可以保证肉身不腐 。鉴于此,皇帝们在建造陵寝的时候,多以此木料为主 。这类木料的价格极为昂贵,因为其多藏于深山之中,无论是砍伐还是运输,都非常的艰难,因此在当时这些金丝楠木就价格不菲,每一根都能够卖的上万两黄金 。
为了尽量的减少成本,有的人会选择直接在楠木的出产地打造棺材,以减少运费 。据说当时有位木匠在打造完一具棺材之后,将一盘刚出锅的红烧肉放进了棺材里,等过了半个月的时间将棺材运到目的地后,里面的红烧肉仍旧新鲜无比,吃起来就像是刚出锅一般 。
虽然这个故事杜撰的成分较高,但是不难看出,金丝楠木的确有其珍贵之处,甚至有些时候就算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也难以得到,就比如说乾隆,为此他只能把念头打在了明朝皇陵的身上,这些陵寝所用的木料皆是金丝楠木,自然让人非常的动心 。
在乾隆提出想要将明陵的金丝楠木作为己用的时候,他手下的大臣纷纷劝谏,甚至想用国家的律法来说服他 。按照当时的《大清律例》规定,凡是有盗墓行为的,至少要罚杖刑一百,流放三千里外,如果胆敢打开棺椁惊扰尸身的,则处以绞刑 。这些人虽然身为臣子,但是不想乾隆做出如此违逆天理的事,就算从自己的名声出发,他们也很不希望乾隆对明陵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