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护连杀三个皇帝,为何没能篡位称帝?

宇文护(513年—572年4月12日),字萨保,代郡武川人,鲜卑族 。北周初期权臣,周文帝宇文泰之侄,邵惠公宇文颢第三子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
古代历史上,权臣杀皇帝篡位的事情并不少见,然而一连杀死三位皇帝,却始终没能篡位成功的,北周权臣宇文护当属独一份 。北周政权的奠基者宇文泰临死之前,鉴于儿子宇文觉年幼,将权力大部分移交给了侄子宇文护,结果大权在握的宇文护先后杀死了西魏恭帝拓跋廓、北周天王宇文觉和北周明帝宇文毓,却始终没能篡位成功,这又是为什么呢?

宇文护连杀三个皇帝,为何没能篡位称帝?

文章插图
作为北周初期权臣,宇文护先后杀死三位皇帝
宇文护乃是宇文颢之、宇文泰之侄,因长期跟随宇文泰与东魏交战,深受信任且屡建战功,先后任都督、征虏将军、骠骑大将军等职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宇文泰临终之际,因世子宇文觉年仅十四岁,遂遗命宇文护辅政 。
1、杀西魏恭帝拓跋廓 。彼时,经过宇文泰的经营,西魏恭帝拓跋廓早已沦为傀儡,宇文氏取而代之只是时间问题 。虽然宇文泰已死,宇文觉年幼,但在宇文护的辅佐下,宇文家族的权力得以顺利传承 。
眼见篡位时机成熟,宇文护遂于次年迫使拓跋廓禅位,扶立宇文觉为周天王,是为北周孝闵帝 。西魏恭帝拓跋廓被降封宋国公,西魏至此灭亡,北周得以建立,不久之后,宇文护命人将拓跋廓杀死 。
宇文护连杀三个皇帝,为何没能篡位称帝?

文章插图
2、杀北周天王宇文觉 。扶立宇文觉建立北周后,宇文护得以升任大司马,封晋国公,继续执掌朝政 。西魏时期,朝政大权乃是掌握在“八柱国集团”手中,而在北周建立之后,却是宇文家族实行集权统治,这自然引起了其他几大家族的不满,尤其是与宇文泰同辈的大将军赵贵、独孤信,对于宇文护坐在自己头上更为不满,于是策划袭杀宇文护,但却被宇文护觉察,结果赵贵、独孤信等参与谋划者皆被处死 。
与此同时,孝闵帝宇文觉虽然年纪较小,但见赵贵等被杀之后,宇文护的威望和权力与日俱增却也开始感到恐惧,于是在司会李植、军司马孙恒等人的挑拨下,宇文觉决议诛杀宇文护 。然而,由于消息泄露,宇文觉被掌握朝政大权的宇文护轻易废掉,而在处死了李植、孙恒等人后不久,又将宇文觉杀死 。
3、杀北周明帝宇文毓 。杀死宇文觉之后,宇文护转而拥立宇文泰的庶长子宇文毓为帝,宇文护则再度升任太师,继续执掌朝中大权 。宇文护之所以拥立宇文毓,一个重要原因便是看中了其性格文弱,便于自己继续掌权,然而宇文毓即位之后,却开始逐步展露才能,渐渐聚集起了一批元老功勋,并对宇文护暗生防备 。
宇文护眼见皇帝开始脱离自己的掌控,不肯处处听从自己的摆布,便试探性地做出“归政于帝”的决定,宇文毓以为宇文护真有归政之心,遂将其权力收回 。然而,宇文毓还是太过小看宇文护了,凭借长期执掌军政大权积攒下来的声望,他依旧牢牢掌控着军权 。眼见皇帝果然猜忌自己,宇文护遂命膳部下大夫李安在饭菜中下毒,毒杀明帝宇文毓 。
宇文护连杀三个皇帝,为何没能篡位称帝?

文章插图
宇文毓毒发之际,为了避免宇文护篡权,口述遗诏传位于四弟鲁国公宇文邕 。宇文邕虽然年仅十七岁,但却极为聪慧,眼见宇文护大权在握,便采取韬光养晦之策,表面对宇文护万分顺从,使其放松戒心,却在暗中积蓄力量 。最终,趁着宇文护入宫拜见皇太后的机会,宇文邕联手胞弟宇文直和宦官将宇文护杀死 。
宇文护连杀三位皇帝,为何始终没有篡位称帝
历史上,权臣想要谋朝篡位,往往只需杀掉一两个皇帝便可达到目的,然而宇文护却接连杀掉了三任皇帝,但却始终没能谋朝篡位,这又是为什么呢?个人认为,应当主要源于以下三点原因 。
【宇文护连杀三个皇帝,为何没能篡位称帝?】1、早期实力不足 。如前文所说,权势乃是集中于“八柱国集团”手中,即:宇文泰家族、元欣家族、李虎(李渊祖父)家族、李弼(李密曾祖父)家族、赵贵家族、于谨家族、独孤信(宇文毓和杨坚岳父,李渊的外祖父)家族、侯莫陈崇家族 。
彼时,西魏可以理解为一个集团公司,而八柱国便相当于八个集团董事,其中以宇文泰掌握的股份最多,因而得以成为董事长,而其余七大董事之中,虽然元欣的元氏家族只是因为地位超然(北魏宗室)的荣誉董事,但其他六位却都是拥有实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