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茂是常遇春之子却是个纨绔,最终被夺爵发配

常茂(约1356-1391),明朝开国名将常遇春的长子,祖籍安徽省怀远县,其荫父功,继承郑国公爵位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
常遇春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爱将之一,在明朝立国过程中战功赫赫,朱元璋便曾说道,“计其开拓之功,以十分言之,遇春居其七八” 。可惜的是,常遇春在统一天下前夕不幸病逝,常茂正是凭借父功得以受封郑国公,成为明朝开国六国公之一 。然而,常遇春勇猛无比、战功赫赫,儿子常茂却完全就是个纨绔子弟,结果最终自己把自己给作死了 。

常茂是常遇春之子却是个纨绔,最终被夺爵发配

文章插图
常茂生于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乃是常遇春的长子,常茂兄弟几人的名字皆为朱元璋所赐,由此可见朱元璋对常遇春的宠信 。洪武二年(1369年)七月,年仅四十岁的常遇春于柳河川突然病逝,这一年常茂才刚刚十三岁 。
洪武三年(1370年)大封功臣,虽然常遇春已经病故,但念其功劳卓著,加封其年仅十五岁的长子常茂封为郑国公,岁禄二千石 。要知道,明朝开国功臣之中,能够得以封为国公者仅六位,而常茂寸功未立便得以封公,完全凭借的就是父亲的战功 。
常茂是常遇春之子却是个纨绔,最终被夺爵发配

文章插图
常茂不仅年少骤贵,而且由于明朝开国功臣多有联姻,常茂的亲戚团体同样十分强大,太子朱标乃是其姐夫,洪武中期以后的大将蓝玉是其亲舅舅,而同为开国六国公之一的宋国公冯胜则是其老丈人 。
自常茂出生以来,朱元璋先是忙着和陈友谅、张士诚争夺江南,之后又忙着北伐元朝,常年在外征战的常遇春,根本没有时间管教几个儿子 。
如今,常茂年纪轻轻便位居国公,再加上庞大的亲戚集团,在明初可以说根本无人敢惹,如此情形下,导致常茂完全变成了一个纨绔子弟,《明史》便称其“骄稚不习事” 。
【常茂是常遇春之子却是个纨绔,最终被夺爵发配】冯胜作为常茂的老丈人,眼看着自己这位女婿平日里实在不太像话,也曾想过对其予以管教,然而年纪渐长的常茂哪里听得进去,不仅毫无改进,甚至还出处跟老丈人对着干,反而导致两人关系极为紧张 。
洪武二十年(1387年),为了消灭盘踞辽东、拥兵二十余万的元太尉纳哈出,朱元璋以冯胜为征虏大将军,颍国公傅友德、永昌侯蓝玉为左右副将军,率领步骑二十余万出征辽东,而为了让二代将领们加以历练,朱元璋还令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景隆(李文忠之子)、申国公邓镇(邓愈之子)随行 。
面对明朝大军,纳哈出自知不敌,再加上部将全国公观童投降,以及降将剌吾的劝说,纳哈出最终选择投降 。得知消息后,冯胜便派蓝玉率轻骑前往受降 。
常茂是常遇春之子却是个纨绔,最终被夺爵发配

文章插图
蓝玉见到纳哈出后,摆酒设宴招待纳哈出,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就在宾主尽欢之际,蓝玉脱下衣服给纳哈出穿,蓝玉此举本是好意,却没想到这却是对方的忌讳 。纳哈出不好拒绝,只好说喝完酒后再穿,但蓝玉却执意不肯,双方竟然就此僵持了起来 。万般无奈之下,纳哈出只好扭头跟左右侍从窃窃私语,询问对策 。
当时,常茂亦陪坐在一旁,眼见纳哈出与舅舅僵持在那,然而由于语言不通,根本听不懂纳哈出与属下的对话,正在其心急如焚之际,其麾下一个粗通蒙语的赵姓指挥偷偷靠近,告诉常茂说,“纳哈出这是想要复叛逃跑” 。
常茂一听,二话不说便带人扑上去绑缚纳哈出,纳哈出大惊失色,慌忙跑出账外寻找马匹逃跑,常茂见状拔刀便砍,砍伤了纳哈出的臂膀 。消息传出,纳哈出部下顿时一片骚动,随时有复叛的可能 。
眼见酒宴乱成一团,都督耿忠为免事态扩大,连忙拥着纳哈出去见冯胜 。在冯胜的好言劝慰之下,这才稳住了纳哈出,接着又派观童去稳定纳哈出所部,这才有惊无险的完成了招降事宜 。
常茂是常遇春之子却是个纨绔,最终被夺爵发配

文章插图
对于常茂的冲动举动,冯胜不敢有所隐瞒,回朝之后便将其所作所为与捷报一起呈了上去,常茂认为冯胜这是有意针对自己,加上当时恰好有人弹劾冯胜不法之事,常茂竟然也上书揭发冯胜不法之事,翁婿两人彻底闹翻 。
根据《明太祖实录》的记载,“郑国公常茂坐前惊溃虏众,罪当诛”,朱元璋念在常遇春的功劳上,这才免其死罪,只是将其革除国公爵位,发配广西龙州 。而冯胜也被解除兵权,就此闲居凤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