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络,阴虚火旺如何调理

针灸可以治疗胃炎吗

原络,阴虚火旺如何调理

文章插图
慢性胃炎的针灸治疗:
胃者,汇也,乃冲繁要道,无物不受,无物不入,故为患最易 。然其又为五脏之本源,人身之根蒂,受一身资粮之任,其所主经脉,多气多血,及其得病,若非顽邪胶固,或元阳式微,以针灸调之,亦可获效 。可以肯定地说,针灸对于慢性胃炎具有较好的症状改善作用 。
此外,我们还比较了针灸前后胃黏膜组织学的变化,结果发现针灸明显地改善了胃黏膜的病理表现,一些萎缩性胃炎的黏膜竟出现了逆转,这说明针灸的疗效具有一定的组织学依据 。我们认为,对于胃病的治疗,应辨证治疗与对症治疗相结合,在临床上,既要牢牢地把握住病机,又能选择针对性的用穴,则可明显地改善症状 。
慢性胃炎虽有痛、呕、痞、滞等症状,但它们都是各自病理证候的外在反映 。临床上还应该对其进行辨证施治,才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根据临床的表现,一般可分为肝郁气滞、脾胃虚寒和阴虚胃热三大基本证型,对于肝郁气滞证,治疗宜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常选用中脘、肝俞、期门、内关、足三里、阳陵泉等穴,如肝火犯胃,痛势急迫者,可加太冲穴,若见呕血、黑便者,可选用膈俞、血海 。
对于脾胃虚寒证,治拟健脾益气,温中和胃,方以脾俞、胃俞、章门、中脘、足三里为主,若见食积配天枢、中封 。对于阴虚胃热证,应以养阴益胃,清热润燥为法,方用胃俞、中脘、内关、三阴交、太溪、内庭,口干便结者加承山 。以上证候临床常相互兼夹,治疗时,需加以兼顾 。
一般地说,治其实,多用募及症状所现之腹部穴位,加相应的下合穴及足阳明、足少阳等经穴位;治其虚,多用俞募相配,加相应的原络穴位,甚则可用关元、气海、命门等补益之穴 。痰多用中脘、丰隆;郁热加内庭、三里;气滞配期门、支沟、内关;血瘀用血会、血海、三阴交 。
上文就是对于中医针灸治疗慢性胃炎好吗的具体介绍了,对于治疗胃炎,针灸也是有不错的效果的,希望我的介绍可以帮助到读者朋友 。
什么是原络表里配穴法
原络,阴虚火旺如何调理

文章插图
原络表里配穴法,是根据脏腑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经络上相互表里的一种配穴方法 。原乃是脏腑经气所经过和流止部位,络是联系表里两经的腧穴,故有刺一络治两经病之说,原络表里配穴,对各种内伤杂病有较好疗效 。肺经原穴太渊,络穴列缺;大肠经原穴合谷,络穴偏历;胃经原穴冲阳,络穴丰隆;脾经原穴太白,络穴公孙;心经原穴神门,络穴通里;小肠经原穴腕骨,络穴支正;膀胱经腺穴京骨,络穴飞扬;肾经原穴太溪,络穴大钟;心包经原穴大陵,络穴内关;三焦经原穴阳池,络穴外关;胆经原穴丘墟,络穴光明;肝经原穴太冲,络穴蠡沟
谁可以提供针灸的穴位歌诀.有的谢谢了
原络,阴虚火旺如何调理

文章插图
针灸穴位歌诀
四总穴歌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
回阳九针歌
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接,环跳三里合谷并,此是回阳九针穴 。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并治杂病歌
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接,委中配承山,太冲昆仑穴,环跳与阳陵,
通里并列缺 。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三百六十穴,不出十二诀 。
孙思邈先生十三鬼穴歌
百邪癫狂所为病,针有十三穴须认,凡针之体先鬼宫,次针鬼心无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