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自杀前大开杀戒:贵妃公主无一幸免

核心提示:来了一个太监向他报告:“郭宁妃、庄妃割脉而亡;李淑妃、吴康妃跳水而死;王贤妃、郑裕妃等五人准备出逃,已经被擒 。”崇祯听后大怒,命令将这五名妃子带到他面前,然后,他手持长剑,一个一个全部杀死 。
网络配图
1644年3月16日,崇祯刚刚被太监侍候着穿好龙袍,这时有太监来报:“皇上,李自成所率的叛军打到昌平了!”崇祯大惊失色,无奈之下,只好召集群臣,商讨对策 。然而,大殿上静寂无声,好久没有人说话,后来,不知哪位大臣哭出声来,接着哭声连成一片 。崇祯拍案大怒,才喝住了哭声 。
不久,昌平失守的消息传来,一时间君臣大惊,大殿上悲凉的景象再次重现 。
17日,北京城被围 。而此时,负责北京城防的明军对起义军的围攻已无抵御之力 。在这种情况下,崇祯自知已回天无力,召集群臣商议也是于事无补,大呼:“内外诸臣误我!误我!”然后,一边仰天长号,一边绕殿环走,不停地捶胸顿足,痛哭失声 。整整折腾一夜,直至天明 。
3月18日,天色刚黑,崇祯心神不宁地等着守城明军的消息 。这时,有一个太监神色紧张地跑来,跪地向崇祯报告:“皇上,内城也被攻破了!”崇祯忙问:“守城的官兵到什么地方去了?守城提督李国祯又在哪里?为什么会守不住?”太监回答道:“守城的官兵早已逃散 。”接着又说:“皇上您还是赶紧设法逃走吧!”崇祯还想再问一些情况,这名太监转身便逃 。崇祯连喊几声,可那太监连头都不回便径自走了 。
崇祯只得亲自带着太监王承恩,来到紫禁城的最高点——煤山 。他放眼一看,只见京城内外,火光冲天,四周喊杀声阵阵传来,炮声也隆隆作响 。见此,崇祯不禁仰天长叹,泪如雨下,很久才下山回乾清宫 。回到乾清宫后,崇祯决定准备后事 。他提笔亲手写下给内阁的谕旨:命成国公朱纯臣辅佐东宫太子,提督内外军务 。然后命太监将谕旨送往内阁,可是,没多一会儿,太监跑回来报:“皇上,内阁中早已空空如也!”崇祯闻言,撂下笔,不禁感慨万分,想到以往的前呼后拥,想到以往的群臣跪拜、山呼万岁,看到今天的凄凉末日,崇祯再一次痛哭失声 。这时,崇祯已经苦闷到了极点,对未来再也不抱任何幻想 。
过了许久,崇祯愤然站了起来,他先把周皇后叫来,又让太监把袁贵妃叫来 。此时,崇祯已是精疲力竭,状近疯狂 。他大声叫喊要左右把酒送上来,连呼倒酒,一口气饮下了几十杯酒,然后又泪流满面地长叹道:“朕上对不起列祖列宗,下负我百姓!”周皇后、袁贵妃见此,也陪着流泪不止 。
网络配图
喝完这番悲怅失意的酒,崇祯又将太子慈、永王慈、定王慈炯召来,准备将他们托付给各自的外祖父家,希望能够给自己留下一点血脉 。那时定王才13岁,永王12岁,对当时的险境还全不知情,身上穿的还是平时的华衣美服 。见此,崇祯含泪说道:“皇儿啊,现在是什么时候了,还不赶快将绸缎锦衣脱掉,这会给你们招来杀头的危险!”说完忙命左右寻来破衣,崇祯心情悲愤地对他们说:“大明社稷就要完结了,这实在是父皇的罪责和过失,但朕已经尽力了 。皇儿们今天还是皇子,明日就是百姓了,在战乱离别的时候,千万要记得隐姓埋名,不要出头露面,见到年纪大的人要称呼他们长辈老翁,见到年纪轻的要喊他们伯伯叔叔 。万一保全了性命,一定要给父母报仇雪恨呀!千万不要把父皇今天的告诫给忘掉了 。”说罢,崇祯将他们紧紧地搂在怀中 。对此,太子和两位皇子含泪应诺 。周皇后上前搂住自己的亲生儿子太子和定王,又将田贵妃的儿子永王扯来,四个人哭成一团,最后三人由太监领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