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君如伴虎?看古人如何肆意玩弄皇帝( 二 )


您以为真是老刘给否了的?也太天真了吧!真正打心里不想卖这马粪的就是唐高宗自己 。
皇帝是什么人啊?战国时候的梁惠王不过只有一个省的国土面积,可光能照亮前后各十二辆大车的明珠就有十颗之多 。这唐高宗是唐太宗的儿子,管着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富的国家,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他要银子使唤,写个条儿别人就得巴巴给送来,他肯收那就得算是赏脸,还用得着卖马粪挣钱吗?
这皇宫里搞生产开发那是有传统的,像手绢衣领之类的小手工业不用提,清朝时候,皇宫里从造枪炮的兵工厂,到造钟表、眼镜、发条玩具的车间,应有尽有,要说这些都是好东西啊 。康熙时候皇宫里就能造开花炮、燧发枪,雍正时候能造各种式样的眼镜、望远镜,钟表技术更是一绝,这些在当时的中国甚至世界都算得领先,按理说不但能卖钱,还能救急 。可人家皇帝宁可拿燧发枪打鸟玩,在圆明园的亭台楼阁犄角旮旯摆上几十上百副眼镜、望远镜解闷,就是不让形成产业链 。
归根结底一句话:皇帝不差钱,差的是面子 。您如果有什么能让皇帝长脸的主意就只管往上递,哪怕是馊的也只有好处 。隋文帝的大臣杨素曾经负责修皇家别墅,结果超标了,弄得隋文帝大发雷霆:国家三令五申不让修楼堂馆所,你身为领导咋就是不听呢?给我回家反省!这杨素提心吊胆回到家,把事儿跟老婆一说,老婆倒乐了:那不是在办公场合嘛,您别急,一会儿就没事了 。果不其然,当天晚上皇帝跟皇后亲自下帖子请杨素吃饭:你老杨惦记着给咱老两口造个安度晚年的安乐窝,这是心里头有朕啊!要是反过来就麻烦了 。梁武帝时有个大臣叫贺琛的,提了几条诸如国宴少上几道菜、皇宫少修几座房子之类的合理化建议,结果把皇帝噎得差点下不来台 。其实梁武帝这人挺节俭的,一顶帽子能戴两年,但节俭不节俭得他说了才算,你瞎出什么主意?
说到这儿您该明白了吧:其实老刘高明就高明在,他把皇上想说但又不便说的话给大大方方说出来了 。这样给别人瞅着,人家皇上可本来是想节约创收,自负盈亏的,但老刘这些大臣们不依啊,这不是省不省几个钱的问题,这可是关系到咱大唐国家形象的大是大非问题——得,朕咬咬牙,马粪不卖就不卖吧!
网络配图
皇帝是勤快点儿好还是偷懒点儿好?
当然是勤快点儿好了,黎明即起,万机待理,勤政爱民,事必躬亲 。家天下嘛,做家长的多忙一些,这家里也会规整一些不是?倘都像那个几十年不肯上朝的大明万历皇帝,那还不乱套了啊!
可皇帝也是人啊,是人就会有想法、有杂念,想活动活动 。过去有那么些大臣、文人,觉得这可不得了,您皇上是天下楷模啊,哪儿能整天玩私字一闪念呢?不行,得绷着 。于是乎,皇帝想打个猎,看个杂技,听个音乐,都会出来一大群忠臣连哭带喊地又劝又拦,硬是把个大活人憋在皇宫里一本正经那么坐着才觉得放心 。更有绝的,有的皇帝只不过动点儿心眼,还没现行表现呢,就有人给败兴 。比如那个说出“糟糠之妻不下堂”名言警句的宋弘吧,有一天汉光武帝见屋里搁了个屏风,屏风上画的俩美人挺漂亮,忍不住多瞥了两眼,宋弘立刻不乐意了:我说皇上,您咋这么没出息呢?有空看看工具书什么的不好嘛,整天瞅女明星画像,把思想给腐蚀了可怎么办?
也就是人家汉光武脾气好,要换一个别的皇帝,早劈头给宋弘一耳光:我瞅画里的美人思想就腐蚀了?您把我给圈皇宫里,那里头全是大美人儿,我思想就不腐蚀了?其实吧,这劳逸结合是人之常情,而到外面走走,接触一下社会,开阔眼界,更是生长在黄圈子里的皇帝们最需要的阅历 。适当让他们偷偷懒,换换心情,长长见识,并不是什么坏事 。比如打猎,有人说玩物丧志,可最喜欢打猎的康熙、乾隆,不都是有作为的皇帝吗?再比如出去旅游,秦始皇、隋炀帝固然弄得一团糟,可汉高祖、唐太宗跑的地方也不少,咋天下就不乱呢?那王莽不错吧,私生活绝对检点,无任何不良嗜好,没事儿就读读古书,应该最符合楷模标准了吧,结果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