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毕生心血著称此书,朱元璋一辈子都没找到

熟悉明史的朋友们应该对刘伯温这个人物并不陌生 , 他是明朝初年的重臣 , 同时也是一位精通象纬之学、博古通今的文学家 。当时的人们都将他比作三国时期神机妙算的孔明转世 , 可见其确实不凡 , 刘伯温精通天文、数理、兵法等 , 他的诗文古朴豪迈 , 多为同情民间疾苦的作品 。
朱元璋听闻这个人有经天纬地之才 , 派遣人马带着厚礼将他请到自己身边 。他刚做了朱元璋的谋士就上书陈述他的治国意见 , 朱元璋听完之后为自己得到这样一位治世奇才而高兴不已 。后来他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 , 将那些趁势而起的一个个军队逐步消灭 , 直至问鼎中原 , 为大明朝建立下不朽的功勋 , 但当天下大定之后 , 他却功成身退隐居山水之间 。
史书上记载他隐居时整日赏景饮酒 , 从来不过问外界的政事 , 也不对其他人炫耀自己的功劳 , 但是 , 即使是这样朱元璋仍然害怕他密谋造反 , 所以对他动了杀心 。《史记》里面有句话很经典的话:“飞鸟尽 , 良弓藏;狡兔死 , 走狗烹!” 纵观二十四史 , 你会发现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
朱元璋趁着刘伯温生病的时候将他召进宫中 , 让自己的太医给刘伯温医治 , 结果几个月后刘伯温的病情不但没有得到好转 , 反而更加严重了 。一直等到刘伯温病入膏肓之后朱元璋才让他回了老家 , 但是 , 刘伯温到家后还没有一个月便去世了 , 为大明朝立下汗马功劳的一代名臣就以这样的方式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
但是 , 他的思想却给明朝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 他所倡导的新儒学思想直接影响了明朝初年的学风 , 这种新思想包含理学诸多学派 , 体现了明朝初年社会思想的特征 , 影响了后世学术思想的走向 。
他不仅在学术上留下了重要的思想理论 , 在军事方面他还创作了一本名为《百战奇谋》的兵书 。这部书中利用虚拟事物对战事进行了分析 , 加上对未来局势的预判 , 使得这部旷世奇书中所蕴含的奥妙非常人能够理解 。在军事方面没有天分的人即使得到这本书也没办法理解其中的深意 , 所以 , 刘伯温在临终之前对自己的两个儿子解释道:
“并非为父不愿将此书传授于你二人 , 只因你们的才智皆不在此 , 恐怕无法承受我这毕生心血凝结而成的绝学 。如果要是勉强学习只怕你二人惹出祸害 , 倒不如让你们过属于自己的生活 。刘伯温还嘱咐他们 , 当今圣上猜忌多疑 , 就算将兵书献与他也恐怕你兄弟二人遭受猜忌 , 以为我将这本旷世奇书留给你们 , 那就将这本书一把火烧掉算了 , 反倒能够保我刘氏满门的平安 。”
父亲的话 , 两个儿子不敢违逆 , 只得照做 , 刘伯温最后又道:“生死有命 , 吾儿不必太过悲伤 。我就要死了 , 但是 , 有几句话要告诉你们 , 你们都给我好好记住 。”
此时 , 刘伯温的两个儿子哭着说:“还请父亲大人明示 。”
【刘伯温毕生心血著称此书,朱元璋一辈子都没找到】刘伯温勉强打精神 , 有气无力的说道:“你们切记 , 我们家的诚意伯爵位未来会被朝廷革除 , 不过这一点你们不必太过担心 , 以我推算 , 刘家在五世之后 , 必定会出一个现武官 , 从此就会长久的传承下去了 , 刘家香火也不会就此断绝……你们要切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