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相寇准另一面:因妒忌常在皇帝面前说同僚坏话

北宋王旦以雅量著称 , 特别有一种大度能容的“宰相风度” , 他总是对己严 , 待人宽 , 时时把别人放在内心最重的位置 , 从而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与爱戴 。在历史上 , 王旦不仅为我们树立了为官的标杆 , 更展现了一种为人的境界 。
职位越高束己越严
王旦当上了宰相 , 亲朋好友都很高兴 , 都觉得沾光的机会来了 , 可没过多久 , 他们就发现 , 自己有点儿一厢情愿了 。
王旦的女婿苏耆凭真才实学考中了进士 , 殿试时被放在了进士以外的明经、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等诸科里 , 这将直接影响将来实授官职 。知枢密院事陈尧叟知道内中的情由 , 便向真宗皇帝介绍了有关情况 , 真宗就问王旦说:“此人如何?”这显然是想给宰相一个机会 , 只要他说一句话 , 这个面子皇帝一定会给的 。可在女婿苏耆充满期望的目光注视下 , 这个老泰山却神色淡然 , 站在一边默不做声 。苏耆只好讪讪而退 , 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门槛就这样错过了 。等到从皇宫里出来 , 陈尧叟埋怨他说:“这个时候你只要说一句话 , 苏耆就能入选 , 为什么闭口不言?”王旦说:“国家以才选士 , 自有一定标准 , 我身为宰相 , 岂能自荐亲属?”
接下来倒霉的是王旦的另一个女婿韩亿 。韩亿很有才能 , 曾经写了一篇政论文章参加应试 , 真宗非常欣赏 , 准备亲自召见他并晋升他的官职 , 王旦一看是韩亿 , 不是乐得说两句好话 , 而是极力辞谢 , 说这个人我了解 , 没那么大本领 , 干不了那么大事 , 生生给拦下了 。后来 , 韩亿按惯例要被派到蜀都任职 , 真宗皇帝知道他是王旦的女婿 , 就特意召见他 , 赐他太常博士头衔 , 改任洋州 。王旦知道了 , 坚决辞谢了皇帝的好意 , 还是让韩亿到四川就职 。女儿不高兴了 , 四川不仅路途遥远 , 而且李白当年的慨叹也是尽人皆知:蜀道难 , 难于上青天 。这么远 , 想见个面该有多难啊 , 就找老爸哭诉 。王旦这回倒没直眉瞪眼地批评她没有大局观 , 而是很温柔地劝她说:“韩亿入川以后 , 你就回娘家住 , 你妈正想你呢 , 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我身为宰相 , 若求皇帝让自个儿女婿在朝中做官 , 岂不为天下耻笑?”
网络配图
女婿说到底是外姓人 , 对自己的至亲骨肉 , 王旦也没显出什么近情 。弟弟王旭久负才名 , 但自从他当上宰相后 , 政治上就没进步过 , 即便别人推荐 , 论资排辈该升职了 , 也总是被他押下 , 所以王旭一直没有得到重用 。有一次 , 王旭因公务被真宗召见 , 应答得体 , 看问题也很有见地 , 给皇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一问他的官职 , 已是好多年没有得到晋升 。事后真宗不无感动地对王旦说:“我还真不知道你的弟弟官职还这么低啊!你怎么就不说一声呢?”
王旦的侄子王睦 , 酷爱读书 , 大约觉得学问满腹 , 不为国家做点儿大贡献很可惜 , 就给他这个宰相叔叔写信 , 求举进士 。王旦回信一封 , 劝他:“我早就为你的名望太盛担心 , 怎么可以再同贫寒的读书人去争功名呢?”他的儿子王素 , 更是到他死 , 也没能端上国家的铁饭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