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霍去病这对舅舅外甥,哪个更厉害?

卫青、霍去病,这对舅舅外甥号称汉朝帝国双臂 。
很多人都认为卫青七击匈奴,杀匈奴五万多人,霍去病六击匈奴(其中两次随卫青出征,自己为将四次)杀匈奴11万人,霍去病军功比卫青大的多 。效率比卫青高的多 。甚至有人认为卫青勇不如李广,功不如霍去病,嘲笑卫青作战大量缴获匈奴畜群,物质.认为卫青战功不值一提.所以有的小说家写汉武打匈奴只谈李广,霍去病,根本不谈卫青 。
下面我想对卫青霍去病战功谈一点看法
卫青与霍去病同为不世出的一代名将 。他们两的战术方法都是深入敌境,出奇制胜,远程奔袭,迂回包围的闪电战 。卫青为此种战法的开创者 。霍去病将之发扬光大 。但我认为两人作战方法细节上略有区别 。从战争的结果对全局的影响来看,卫青比霍去病高出一头 。
汉匈战争是持久战,战马是很重要的一环 。当时一匹战马值30万贯钱 。战争开始时匈奴的战马品种比汉朝的好,匈奴士兵比汉朝士兵更善马战,汉朝士兵对匈奴境内的环境不了解.汉军几十年来形成了害怕匈奴,认为匈奴骑兵不可战胜的心理.以上这些就是卫青一击匈奴的背景 。
战争双方也拼物质基础,汉的物质基础是粮食,战马,钱等 。匈奴的物质基础是牛马羊,水草丰美的草原 。牛马羊,水草丰美的草原,同时也是匈奴人的生存基础 。
卫青打仗,并不重在杀人多少,而是重在实现战略目标,重在给敌人经济以重大打击,并重在获取敌人物资,以战养战,使敌人失去生存的基础 。从而打败敌人 。
这一特点从河南战役卫青战楼帆王,白羊王,杀5000余人,获牛马羊百万头,收河南地可看出 。漠南战役,更说明了这点,卫青战右贤王,俘男女15000人,获牛马羊千百万头,完全击跨了右贤王 。这两次战役虽然杀人不多,但却从生存基础上完全摧毁了楼帆王,白羊王,右贤王所部 。占领了匈奴的水草肥美之地 。对匈奴整个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使该三部只剩下等待饿死的人,只能各奔东西,自找生路 。以后数十年不见楼帆王,白羊王,右贤王所部,对汉朝侵略 。
卫青的这种战略思想,还可从卫青采取的春天烧匈奴草原,饿死匈奴牛马羊的战术中看出来 。该战术也为后人所称道 。
卫青早期六击匈奴,汉军并没有因为缺少马匹而不能战匈奴,由于获得了匈奴优良的种马,马的品质越来越好,骑兵的速度越来越快 。汉军骑兵越来越强大 。这与卫青夺敌人战马,夺敌人物资以战养战是分不开的 。至于牛羊也是可以变钱的物资 。对汉朝经济的好处是非常明显的 。史记中牧羊人卜式将自己几年来放养的几千只羊变现30万贯钱,捐献给军队打匈奴就是例子 。
卫青以战养战的方法,及汉武帝的养马政策,终于达到了逐渐改进汉朝的军马品质,培养出汉朝最优秀的骑兵的目的 。最后俘虏来的匈奴兵教会了汉朝兵匈奴的骑兵战术,成了汉军打匈奴的向导 。使汉军骑兵成为比匈奴大单于卫队更为强大的骑兵 。为最终打败匈奴奠定了基础 。汉武帝和卫青对培养强大的汉军骑兵功不可抹 。
【卫青、霍去病这对舅舅外甥,哪个更厉害?】总之卫青的河南战役,漠南战役及丰厚的缴获沉重的打击了匈奴,并使汉朝从战争中获得一定收益 。这才是汉武帝封其为大将军,一门四侯的真正原因 。
此后五击,六击匈奴都是与伊稚鞋作战,共杀敌19000多人,但没有到达伊稚鞋的放牧地,没有缴获 。并失去赵信和苏建部 。
卫青的漠北战役,伊稚鞋吸取了前几次的教训,将部族和牛马羊远迁到北方,只留下精兵在沙漠以北与卫青决战,因而此战卫青没有缴获,占领了赵信城,城中只有粮食,和干草 。因为要跨越沙漠不可能带走粮食,只能补充自己,多余的放火烧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