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望之是什么人?汉元帝登基之后为何要杀他?

刘奭,刘询与嫡妻许平君所生之子,西汉第十一位皇帝 。“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 。
汉昭帝时期,昭帝年幼,霍光当政,当时汉朝所有的军政大事,以及选用人才都由霍光一人决定 。
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叫萧望之的普通儒生,因为长史丙吉的推荐,得到霍光考核官员的考试机会 。
考试当天,萧望之和王仲翁等几个人来到霍光门外,被侍卫阻拦,要求几个萧望之等人要经过搜身,卸下武器,才能进入霍光的屋子 。王仲翁等人听了侍卫的话之后,马上接受了搜身,而唯独萧望之不肯接受搜身,并在霍光门外和侍卫撕扯起来 。

萧望之是什么人?汉元帝登基之后为何要杀他?

文章插图
这时候,屋里的霍光听到的门外的动静,出来一看,原来是一个儒生,因为不愿意接受搜身惹出的纠纷 。
萧望之见到霍光,随即停下了动作,来到了霍光的面前,对霍光说,听说将军您是凭借功德来辅佐年幼的皇帝的,现在却这样对待儒生,这恐怕不是周公吐脯那样的礼贤下士的行为吧 。
萧望之说完这句话之后,全场静默了,所有人都以为霍光会夺取萧望之的考试资格,没想到,霍光没有说什么,依然让萧望之接受了考试 。
之后考试结果出来了,一同考试的王仲翁,被录用为光禄大夫给事中,而自傲考试中获得甲等的萧望之,却被分配做了一个看门的侍卫 。
做了光禄大夫的王仲翁也不知道是那根筋搭错了,竟然在萧望之面前趾高气扬,扬武扬威起来,可能是出于为人浅薄,也可能是之前嫉妒萧望之的才情,竟然对萧望之说,不甘平凡的萧望之,怎么做了守门侍卫了呢?
萧望之不卑不亢地回答王仲翁说,人各有志 。
其实,霍光要求儒生接受搜身,是因为之前霍光曾经被之前的上将军上官桀刺杀过,所以多一重防备,也不知道萧望之知不知道这件事,但是不得不说萧望之的反应明显过于激烈了 。
那么为什么萧望之的反应如此激烈呢?有两个原因,第一,萧望之出身兰陵萧氏这样的大家族,从小娇纵 。第二,萧望之是出于年少轻狂,书生锐气 。
所以,萧望之并没有因为霍光当时的权势滔天,有过丝毫畏惧,这可能就是大家族出生的底气吧 。
说起来,根据史料记载,萧望之出身务农世家 。既然出身兰陵萧氏,属于萧何的子孙,为什么到了萧望之这一代,反倒成了务农世家呢?
这里其实是一个信息认知偏差,务农一定穷吗?
不一定 。
就像现在的养猪商人一样,人家做畜牧业的发展到一定程度,也是很有钱的,而萧望之的家里世代务农,未必代表人家家里穷,还有可能是人家家的的地特别多,那样的话,也是有钱人啊 。
话说回来,其实霍光对萧望之也算网开一面了 。毕竟霍光当时并没有彻底罢免萧望之,直接让她回家种地,而是给了萧望之一个职位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守门侍卫,但也是有机会翻身的 。
而萧望之虽然娇纵,但也算心智坚定,并没有因为这件事就一气之下回家种地,可见萧望之是懂得忍耐和蛰伏的 。
就这样,萧望之一连做了好几年的守门侍卫,后来因为弟弟犯罪而被牵连,连守门侍卫的官都丢了,回到了家乡,做了一名郡县中的小吏 。
幸运的是,在萧望之做郡吏的时候,被当时做宰相的魏相看中,魏相见萧望之才能出众,后来提拔萧望之做了一个司礼官 。
公元前68年,霍光去世,汉宣帝彻底掌握政权 。因为之前霍光专政的时候,提拔了不少霍氏家族的人,所以霍家的势力还是很庞大的,庞大到威胁到了汉宣帝,所以汉宣帝对霍家很是防备忌惮 。
公元前67年的夏天,长安城忽然下了一场冰雹,这在古代算是天降灾难,显示异像了 。这时的萧望之已经做了好几年的小官了,非常想要得到升迁的机会,于是就借着这次的下冰雹事件,趁机相汉宣帝上书,请求当面向汉宣帝解释这次的天降异象 。
此时的汉宣帝,也听说了萧望之在民间的才名,汉宣帝认为至少应该询问一下这件事,虽然汉宣帝没有亲自召见萧望之,但是还是派了手下做少府的宋畸,向萧望之询问情况,正是这次的上书,使萧望之得到了被重用的机会 。
那么萧望之在这次的上书中说了什么呢?
萧望之借着天降异象下冰雹的事件,向汉宣帝说明,天降异象是上天在提醒汉宣帝,国家为危险,朝中一家独大的势力可能会侵犯国家利益,应该选用贤能的人来治理国家,适当的剪除异姓过大的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