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杀死亲弟纳弟媳为妃欲立为皇后遭反对

导读:杨婕妤这女子的道行不浅,大概很会讨人喜欢 。齐王死后,长孙皇后看她可怜,就把她接到正宫里来住,太宗也就顺势把她纳入小老婆队伍 。长孙皇后去世后,太宗又想立她为皇后,可惜遭到魏徵等一干重臣反对,说是“恐遭天下人耻笑”,这好梦就没做成 。
选妃嫔在一般情况下,是由内侍省挑好了请皇帝批准,但太宗有时也根据传闻自己点名要人 。
这一次,他就点名要前武都督的二丫头进宫当才人 。令出如山,没什么商量!
唐太宗怎么会点名点到武二囡的头上?
促成这件事的,是两个重要人物 。第一个荐举武则天的是杨师道 。杨师道当时任侍中,职权等于宰相,又是皇亲,和太宗的关系非常密切,在朝堂上天天见面 。他为了让自己的外甥女有出头之日,就极力向太宗推荐武则天的才貌 。此外桂阳公主也从旁进言,让太宗未见其面先闻其名 。加之太宗对武士彟也还有些念旧,所以这件事情很快就敲定 。
还有一个关键人物是杨婕妤 。这个杨婕妤是武则天的一位表姐,原为太宗之弟齐王李元吉的王妃 。在玄武门之变中,太宗杀了李元吉,却把元吉之妻杨氏封为婕妤——资源不要浪费掉了 。
杨婕妤这女子的道行不浅,大概很会讨人喜欢 。齐王死后,长孙皇后看她可怜,就把她接到正宫里来住,太宗也就顺势把她纳入小老婆队伍 。长孙皇后去世后,太宗又想立她为皇后,可惜遭到魏徵等一干重臣反对,说是“恐遭天下人耻笑”,这好梦就没做成 。
杨婕妤对此痛心疾首,对几位重臣衔恨在心,但敢怒而不敢言 。为了加强自己在后宫的势力,开选妃嫔之后,她就想到了自己的表妹武二囡 。
上述两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一下子就决定了武则天未来的命运 。
这日,中使前来宣召,念了一通诏敕,母亲杨氏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等中使走了之后,杨氏如天塌了一般,放声大哭起来:这可怎么得了哦!
杨氏深知后宫就是个角斗场,此一去,不能经常与家人团聚不说,是祸是福也未可知 。官宦人家女儿,若是平平常常嫁人,起码体面与亲情都能兼备,进了宫,人人都在争宠,舒心的日子就别指望了 。若是不入皇帝的眼,这一辈子不就完了?
据《新唐书·武后传》记载,武则天对这事的态度,与其母大不相同 。当母亲与她泣别时,她却坦然自若,说:“见天子安知非福,何必作儿女之悲?”
这段记载,不见他证,不知是否属实,但却非常符合武则天一贯的见识 。
她知道,改变命运,就在此一搏 。虽然进宫不过是做个末等的妃嫔,但毕竟已是走近最高权力中心了 。事在人为,只要有心,也许就能碰上重振家声的机会 。
武则天进宫后,太宗见她果然是姿容秀丽,就赐号“武媚” 。这个“媚”字,体现的恐怕不单单是漂亮,用现代民间的话语来说,就是会“勾人” 。
她的宫中生涯就此开始,在才人位置上一坐就是十一年 。这和武则天心里隐隐预期的太不一样了!她根本就没有得到太宗的宠爱 。在一群大小老婆队伍中,武则天不过就是个边缘人物,她的这一段经历,连记载都没有多少 。
媚娘怎么会没有媚住唐太宗?这里面有一个根本问题,就是:男女吸引,往往以互补型为佳 。唐太宗是盖世英主,杀伐决断经历得多了,内心很希望有个温柔贤惠的女子做伴 。
武则天,可不是这样一个文弱类型的女子 。在这里,我们就要提到那件著名的“师子骢事件”了 。
事情发生在武则天随侍太宗期间,但不见于当时的记载,是武则天在七十六岁时提到的:
太宗有马名师子骢,肥逸无能调驭者 。朕为宫女侍侧,言于太宗曰:“妾能制之,然须三物,一铁鞭,二铁挝,三匕首 。铁鞭击之不服,则以挝挝其首,又不服,则以匕首断其喉 。”太宗壮朕之志 。(《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