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以前很讲究名分,因为名分是权力的合法性源泉 。比如在一夫多妻制时代,男人有正室,还有偏房 。在名分上,正室为尊,偏房为卑,元配享有支配侍妾的正当权力 。实际上,侍妾也可能凭借年轻貌美、受丈夫宠爱而得势,甚至在家庭中取得支配性地位 。
妻妾争权只是官场故事的一个隐喻,因为帝王对国家权力的分配,也存在着“正室—偏房”的复式权力结构,“正室”指以宰相为首的官僚系统,他们在名分上是国家权力的正式代理人;但帝王往往又在正式官僚系统之外,另起炉灶,另立“偏房”,代行权力 。那么,“偏房”是些什么人呢?
【古代皇帝为何要建立偏房?偏房是什么意思?】《清稗类钞》记录了晚清开明官僚郭嵩焘的一则史论:“汉、唐以来,虽号为君主,然权力实不足,不能不有所分寄 。故西汉与宰相、外戚共天下;东汉与太监、名士共天下;唐与后妃、藩镇共天下;北宋与奸臣共天下;南宋与外国共天下;元与奸臣、番僧共天下;明与宰相、太监共天下;本朝则与胥吏共天下耳 。”
郭氏所列举的与君主“共天下”的人物,绝大部分都可以归入隐权力集团的行列,在名分上,这些人并无治天下的正式权力,只不过凭恃与权力中枢的特殊关系,得以把持权柄、操纵朝政 。相对于正式的官僚系统而言,这一隐权力集团就是受宠得势的政治“偏房” 。
“皇权专制”作为对历史的宏观描述,大致不差,但就具体情形而言,自汉代以降,除了少数雄才大略的帝王,君主独揽朝政、乾纲独断的独裁局面其实并不多见,确如郭嵩焘所言:“虽号为君主,然权力实不足,不能不有所分寄 。”问题在于权力被谁“分寄” 。如果与宰相共治天下,则是很正常的制度性安排 。君主只是国家的主权者与象征,古人认为君王“揽权不必亲细务”;而宰相作为政府首脑,理当“佐天子,总百官,平庶政,事无不统” 。这是明代之前的正式政制 。
宋代有一位官员就对皇帝说,“权归人主(皇帝),政出中书(宰相),天下未有不治” 。宰相的执政大权由制度赋予,为正统承认,如果君主绕过宰相,直接发号施令,则会被认为违制,用古人的话来说,“不由凤阁鸾台(宰相机构),盖不谓之诏令”;这样的“诏令”甚至会受到臣下抵制,“凡不由三省(宰相机构)施行者,名曰斜封墨敕(非正式文件),不足效也” 。君王与宰相自古就有分权,宰相的治权是有制度可依的,因此,“西汉与宰相共天下”的权力分治格局是名正而言顺的,正式的权力制度就是这么安排的 。
不正常的是“与外戚共天下”,外戚所恃者,是其与皇室的特殊关系 。这种由私人身份与关系网络所孽生的权力,是一种制度外的隐权力 。如果说,以宰相为首的官僚集团是帝国的“正室”,代表正式的权力系统;那么,外戚等隐权力者则是君王另立的“偏房”,代表另一套没有名分的“副权力系统” 。
在“正室”之外另设“偏房”,在正式权力系统之外,另置副权力系统,始作俑者是汉武帝刘彻 。刘彻乃雄才之主,不甘于垂拱而治,但皇帝要亲躬政事,宰相显然是最大的障碍,甚至宰相领导下的官僚系统也会碍手碍脚 。为了越过这些制度性障碍,刘彻启用了一个由宦官、侍从、外戚、尚书(汉初的尚书只是皇帝的私人秘书)等亲信、近臣组成的“内朝”,将作为正式权力系统的“外朝”撇在一边 。
从名分上来说,内朝成员并无执政大权,有的还不是朝廷的正式官员,但他们被皇帝托为心腹,预闻政事,隐权力极大,足以与外朝分庭抗礼,甚至凌驾于外朝之上 。不过,内朝官权柄虽重,但终究是“偏房”,“妾身未明”,缺乏名分所赋予的合法性,只能完全附依于皇帝私人的关系网络,这也使得内朝系统十分便于君主操纵指挥 。刘彻因此比较成功地实现了君主独裁 。
- 史上第一卖国贼,卖国求荣家乡都不容他,竟还当过皇帝
- 史上最荒唐的开国皇帝:杀母抢媳,最后被儿子割鼻折磨而死
- 古代最得民心的皇帝,死后百姓为之哭泣
- 三国时期荆州为何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这个地方为何受到三家青睐
- 古代妃子多少岁后就不能侍寝 太监为什么在侍寝后问留不留
- 故宫是哪个皇帝建的
- 十二时辰是古代的人们凭借自己的智慧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 子时是几点到几点钟
- 顺治作为入关后第一个清朝皇帝 顺治到底是谁的儿子
- 卢晴姗的图片,古代好听的名字
- 为何说清朝熹贵妃是最有福气的灰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