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 黄芪的功效和作用

黄芪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 黄芪的功效和作用

黄芪的功效有哪些呢?相信还有朋友不知道这个知识吧,下面让小编来告诉您吧 。
黄芪 中药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 。中药黄芪主产于内蒙古、山西、黑龙江等地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根头,晒干,切片,黄芪生用或蜜炙用 。本文重点介绍中药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
中药黄芪又名黄耆,《本草纲目》称黄芪,《神农本草经》称戴糁 。《名医别录》称戴椹,独椹,蜀脂,百本 。《药性论》称王孙 。李时珍说,耆是长的意思,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 。今俗称黄芪 。
【黄芪的别名】
棉芪,绵芪,绵黄芪(《本草图经》),棉黄芪,黄蓍,黄耆,箭芪(刘仕廉《医学集成》),箭黄芪,内蒙古黄芪,王孙(《药性论》),戴芪 , 戴糁(《本经》),戴椹,独椹,蜀脂,百本(《别录》),百药棉 , 百药绵(侯宁极《药谱》),土山爆张根(《新疆药材》),独根(《甘肃中药手册》),大抽,二人抬(《辽宁经济植物志》),大有芪 , 蒙芪,元芪,红蓝芪,白皮芪,黑皮芪,膜荚黄芪 , 东北黄芪,内蒙黄芪,冲正芪,武川芪,炮台芪,浑源芪 。

【黄芪的商品名】
北黄芪:又名北芪,东北黄芪,卜奎芪,关卜奎芪、关芪、黑皮芪 。大部分为植物膜荚黄芪的根,小部分为植物内蒙古黄芪的根 。主产于黑龙江,内蒙古等地 。质优 。因产地不同又分为宁古塔芪、红兰芪,黑石滩芪、正口芪等名称 。
北口芪:又名口芪、正口芪、正芪、口黄芪 。为植物内蒙古黄芪的根 。属北黄芪 。旧时多经独石口进关集散 , 故得此名 。
绵黄芪:又名绵芪、棉芪、西绵芪、原生芪、白皮芪、箭黄芪、箭芪 。包括大岚芪,浑源芪、武川芪、壮芪、西黄芪等 。指产于甘肃定西,山西绵山等地者 。大部分为内蒙古黄芪的根,小部分为膜荚黄芪的根 。质佳 。因其根长,形似箭杆,故有箭芪和箭黄芪之称 。
【黄芪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 黄芪的功效和作用】 西黄芪:又名西芪 。指产于山西浑源、阳交、山阴、天镇等地者 。质佳 。为通用正品 。

库黄芪:又名库伦黄芪、库伦芪、库芪 。指产于内蒙古库伦一带者 。
红芪;又名晋芪、岩黄芪 。
均以根条粗长 , 皱纹少、粉性足、坚实绵韧、味甘、无空心及黑心者为佳 。
【黄芪的处方名】
黄芪 , 绵芪,棉芪,口芪,北芪,生黄芪,炒黄芪 , 炙黄芪等 。
处方中写黄芪、绵芪、棉芪 , 口芪、北芪均指生黄芪 。为原药材去杂质 , 润透切片 , 生用入药者 。
炒黄芪为黄芪片用麸炒至深黄色,筛出晾凉人药者 。健脾和胃功效增强 。
炙黄芪又名蜜炙黄芪,蜜黄芪 。为黄芪片用蜂蜜拌匀,炒至不粘手时取出摊晾,而后入药者 。补气润肺功效增强 。
【黄芪的性味与归经】
甘,微温 。归脾、肺经 。
黄芪的功效 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 。
【黄芪的作用】
1.黄芪治肺气虚证 。黄芪入肺又能补益肺气 , 可用于肺气虚弱,咳喘日久,气短神疲者,常与紫菀、款冬花、杏仁等祛痰止咳平喘之品配伍 。

2.黄芪治气虚自汗证 。脾肺气虚之人往往卫气不固,表虚自汗 。黄芪能补脾肺之气,益卫固表,常与牡蛎、麻黄根等止汗之品同用,如牡蛎散(《和剂局》) 。若因卫气不固 , 表虚自汗而易感风邪者 , 宜与白术、防风等品同用,如玉屏风散(《丹溪心法》) 。
3.黄芪治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 。黄芪以其补气之功还能收托毒生肌之效 。疮疡中期 , 正虚毒盛不能托毒外达,疮形平塌,根盘散漫,难溃难腐者,可用黄芪补气生血,扶助正气,托脓毒外出 , 常与人参、当归、升麻、白芷等品同用 , 如托里透脓散(《医宗金鉴》) 。溃疡后期 , 因气血虚弱,脓水清稀,疮口难敛者,用黄芪补气生血,有生肌敛疮之效 。常与人参、当归、肉桂等品同用,如十全大补汤(《和剂局方》) 。
4.黄芪治脾气虚证 。黄芪甘温,善入脾胃,为补中益气要药 。脾气虚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者,可单用熬膏服,或与党参、白术等补气健脾药配伍 。因其能升阳举陷,故长于治疗脾虚中气下陷之久泻脱肛,内脏下垂 。常与人参、升麻、柴胡等品同用,如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若脾虚水湿失运,以致浮肿尿少者,黄芪既能补脾益气 , 又能利尿消肿 , 标本兼治,为治气虚水肿之要药,常与白术、茯苓等利水消肿之品配伍 。黄芪又能补气生血,治血虚证亦常与补血药配伍,如当归补血汤(《兰室秘藏》)以之与当归同用 。对脾虚不能统血所致失血证,黄芪尚可补气以摄血 , 常与人参、白术等品同用,如归脾汤(《济生方》) 。对脾虚不能布津之消渴,黄芪能补气生津,促进津液的生成与输布而有止渴之效,常与天花粉、葛根等品同用,如玉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
此外 , 痹证、中风后遗症等气虚而致血滞,筋脉失养,症见肌肤麻木或半身不遂者 , 亦常用黄芪补气以行血 。治疗风寒湿痹,宜与川乌、独活等祛风湿药和川芎、牛膝等活血药配伍 。对于中风后遗症,常与当归、川芎、地龙等品同用,如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