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有哪些本事?为何能和诸葛亮齐名?

根据历史记载 , 庞统人称“凤雏” , 他在世时 , 流传着“卧龙凤雏二者得一 , 可安天下”的赞誉 。那么庞统有哪些本事?为何能和诸葛亮齐名?
一、庞统很会宣传自己
“卧龙凤雏二者得一 , 可安天下” , 水镜先生这句话是庞统走向人生巅峰的关键 。汉朝没有科举制 , 想要做官需要有人推荐 。这位水镜先生是谁?水镜先生就是司马徽 , 他是东汉末年的名士 。史料记载 , 他为人高尚 , 学识广博 , 有鉴别人才的能力 , 受到世人的尊敬 。
司马徽铁口直断一出 , 人都有好奇心 , 大家都很好奇 , 想见见庞统 , 看看他怎么就能安定天下?庞统一下子就出名了 。

庞统有哪些本事?为何能和诸葛亮齐名?

文章插图
庞统年轻时空有才能 , 但是没有人用他 。庞统很机灵 , 他听说司马徽擅长识人的名声 , 决定去拜访 。庞统如意算盘打得好 , 如果能让司马徽美言几句 , 借助司马徽的人脉关系 , 就能一举名扬天下 。
如果庞统选择在底层熬资历 , 他又死得很早 , 估计历史都没有他的记载 。庞统这一计 , 成功把自己推销出去 。说干就干 , 庞统是个行动力极强的人 。司马徽可不是出个门就能碰见 , 庞统走了两千里路才到司马徽的家 。
试问我们谁能有这个毅力?古代出门不光路难走 , 沿途还有匪乱兵祸 , 一不小心就会丢掉性命 。庞统这个时期运气不错 , 平平安安到了司马徽门口 。要是沿途有个意外 , 庞统提前退出历史 , 后边的历史走向就很难说了 。
司马徽听说这个年轻人走了两千里路来拜访自己 , 很感动 。两个人就聊天 , 庞统学识渊博而且很会揣摩人心 , 司马徽跟庞统聊得很开心 。庞统此行收获很大 , 司马徽称他“南州名士之首” 。
那个时代都推崇名士 , 朝堂混乱 , 很多人自诩高洁不愿意做官 , 就互相吹捧 , 以名士为贵 。有了“南州名士之首”的名头 , 庞统意气风发 。那段时期 , 诸葛亮窝在山里隐居 , 还没什么名气 。
庞统早期的名气比诸葛亮要大 。我们看庞统如何把自己推销出去 , 这其中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 有些东西只关乎人性 , 不管套路多老旧 , 好用就行 。历史上还有个很会自我推销的人 , 那就是姜太公 。
庞统没有随便找一个名士结交 , 他选择直接去找“最出名”的名士 。走了两千里 , 庞统肯定也遇上了不少名士 。庞统很坚定 , 就是要得司马徽的认可 , 别人都不算数 。他为什么这么做?
庞统内心还是很高傲的 , 他觉得除了司马徽别人都不配点评他 。名士都有脾气 , 如果庞统真一无是处 , 司马徽不会违心赞美 。
司马徽一句点评 , 庞统立刻身价百倍 。那时候都是混圈子 , 司马徽圈子里的人都知道庞统这个人 。庞统相当于拿到了大佬的举荐信 , 自信满满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 。那个时期诸葛亮还没出山 , 庞统的名气比较大 , 但是庞统这个人欠点儿运气 , 早期庞统的仕途很不顺 。
后来诸葛亮出山 , 水镜先生断言“卧龙凤雏二者得一 , 可安天下” , 其实这是名士圈常见的吹捧之词 。随着后世诸葛亮的名气越来越大 , 我们纳闷为什么庞统会和诸葛亮并论?在当时 , 这不过是常见的宣传手段 。刘备得到了两人相助 , 最后不是也没有得到天下吗?
二、庞统本身军事天赋极高
庞统的老家靠近东吴 , 一开始在东吴做个小官 。著名的火烧赤壁就有庞统一份功劳 。庞统在东吴不得重用 , 一直在等一个机会 , 当时东吴不缺人才 , 庞统挤不进核心圈子 , 一直很不甘心 。
曹操大举进攻东吴 , 庞统就悄悄混进曹操的谋士团里 。曹操疑心病很重 , 还是让庞统钻了空子 。但是我们想想 , 庞统去了敌对阵营都没人知道他在东吴做官 , 他在东吴多没有存在感 。庞统那时候肯定又得意又难过 , 混了这么久 , 都没在东吴官场混出名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