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是怎么死的临死前送给贾宝玉五个字

林黛玉是怎么死的呢?是最后于贾宝玉、薛宝钗大婚之夜泪尽而逝 。
林黛玉生日当天,贾宝玉、薛宝钗大婚,林黛玉泪尽而逝 。当时守在身边的仅有紫鹃、探春、李纨三人,“惟有竹梢风动,月影移墙,好不凄凉冷淡”,描绘出“冷月葬诗魂”的实景 。
林黛玉之死的伏笔在刘姥姥讲的故事里,说这若玉(一作“茗玉”)小姐生到十七岁,一病死了 。原著写林黛玉的死因、年龄与若玉小姐相合,场景与中秋诗“冷月葬诗魂”相合 。
红楼梦第98回中写道,苦绛珠魂归离恨天,病神瑛泪洒相思地 。
探春紫鹃等人正端水给林黛玉擦洗,猛听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
说到“好”字,黛玉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身子也渐渐的冷了 。“香魂一缕归他处,愁绪一切随风散” 。
众多人都认为林黛玉是说:“宝玉,宝玉,你好狠” 。
其实不然,我认为林黛玉想说的是:“宝玉,宝玉,你好自为之” 。因为林黛玉和贾宝玉其实是心灵相通的 。
在傻大姐那听闻了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姻后,她迷了心窍不顾一切的去了宝玉那里,俩人也不说话,只是对望着你瞅他,他瞅你 。
最终,黛玉问宝玉你:“宝玉,你为什么病了?”宝玉笑道:“我为林姑娘病了 。”
最后黛玉归去 。其实,细想琢磨,不难判断黛玉是明白宝玉的,知道宝玉的心,俩人是心意相通的,却无法突破封建社会的束缚 。
黛玉知道了真相又能怎样?她可以向宝玉说明一切吗?向宝玉说出王夫人他们所安排的调包之计吗?
很显然是不可能 。在那个古板没落的封建社会,自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根本就没有挽回的地步 。黛玉只能面对现实,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 。直至最后含恨而死,是对封建王朝的绝望和控诉 。
在第19回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黛玉替宝玉揩拭胭脂,后俩人挠痒嬉笑,宝玉为黛玉讲述自编的化身为林黛玉的一个故事 。
后,又共读《西厢记》,体验着崔莺莺他们之间的感情纠葛 。一个是多愁多病身,一个是倾城倾国貌,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他们也更加心有灵犀,彼此相通 。
在第32回中,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宝玉说:“林妹妹不说这些混帐话,若说这些话,我早和他生分了 。”
林黛玉听了,也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 。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赞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之知己矣……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
后俩人相见,宝玉道出了红楼梦中最温暖的三个——:“你放心” 。又说了黛玉的心病皆因不放心的原故,但凡宽慰些,也不会一日重似一日 。
黛玉细细想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恳切,竟有千言万语,满心要说,只是半个字也不能吐,却怔怔的望着他 。
此时宝玉心中也有万句言语,不知从那一句上说起,却也怔怔的望着黛玉 。黛玉不觉滚下泪来,回身便要走 。宝玉忙上前拉住,说到:“好妹妹,且略站住,我说一句话再走 。”
林黛玉一面拭泪,一面将手推开,说道:“有什么可说的,你的话我早知道了!”
其实,俩人早已心灵相通,互为知己 。只是在那个没落封建的年代,他们不能勇敢的表达自己的爱意,只能藏匿在心中 。他们都是封建王朝的叛逆者,他们向往自由美好的爱情,渴望着拥有一份真实的爱情!
在书中,紫鹃也曾多次提到宝玉是黛玉的知心人,黛玉也自知宝玉对自己的感情 。可是,在那个王朝的重重枷锁下,说明了反而只会让他们难得木誓前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