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锻称之,一锻一轻翻译

每锻称之,一锻一轻翻译

每锻称之,一锻一轻翻译:每次锻打都称称重量,锻一回轻一回 。该句出自北宋沈括所作的《梦溪笔谈》中《炼钢》一文 。该文记载了我国古代锻铁为钢的两种工艺方法:团钢法和百炼钢法,并对它们的优劣作了比较 。
《炼钢》原文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 , 泥封炼之 , 锻令相入,谓之“团钢”,亦谓之“灌钢” 。此乃伪钢耳,暂假生铁以为坚,二三炼则生铁自熟,仍是柔铁 。然而天下莫以为非者,盖未识真钢耳 。
余出使至磁州锻坊,观炼铁,方识真钢 。凡铁之有钢者,如面中有筋,濯尽柔面,则面筋乃见 。炼钢亦然,但取精铁,锻之百余火,每锻称之,一锻一轻,至累锻而斤两不减,则纯钢也,虽百炼不耗矣 。
此乃铁之精纯者 , 其色清明,磨莹之 , 则黯黯然青且黑,与常铁迥异 。亦有炼之至尽而全无钢者,皆系地之所产 。
《炼钢》翻译手风箱冶铁炉 世上锻铁所称的钢铁 , 是先把熟铁弯曲盘卷起来,又将生铁陷入其中,然后用泥包裹好加以烧炼,炼好后再加锻打 , 使熟铁和生铁互相掺杂渗透,这样锻炼出来的钢就称为“团钢”,也叫“灌钢” 。这其实是一种假钢,只不过暂时借生铁提高熟铁的硬度,经过两三次烧炼之后 , 生铁自然变熟,则得到的还是熟铁 。然而天下人都不以为这办法有什么不对,大概是由于不知道什么是真钢 。

我出使河北时 , 曾到磁州的锻坊看炼铁,才知道什么是真钢 。凡是铁里面含有钢的,如同小麦面粉和成的面团里头有面筋,把面团的软面洗干净了,才会见到面筋 。炼钢也是这样 , 只要取精纯的熟铁烧炼锻打百余火,每次锻打都称称重量,锻一回轻一回,直到屡次锻打而斤两不减,那就是纯钢了,即使再炼上百次也将不会再有损耗 。
这是最精纯的铁,其成色看上去清澈有光亮,而磨光之后又显得暗暗的,青而且黑,和普通的铁迥然不同 。也有铁炼尽了而全无钢的,这都和铁的产地有关系 。

《炼钢》注释柔铁:熟铁 。
陷:这里指将生铁包嵌进去 。
泥封炼之:用泥将它封起来冶炼 。
入:这里是“相熔合”的意思 。
伪钢:沈括认为这种钢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钢,所以称其为伪钢 。
假:借 。
生铁自熟:生铁自然就成了熟铁了 。
磁州:地名,治所在今河北磁县 。
【每锻称之,一锻一轻翻译】锻坊:炼钢铁的作坊 。
筋:这里指面筋 。
濯(zhuó):洗 , 制面筋时需用水洗去淀粉 。
柔面:这里指制面筋时用水洗去的淀粉 。
莹:光洁明亮 。
黯黯然:暗淡的样子 。
皆系地之所产:都是产地不同造成的 。
锻:锻打 。
称:承重量 。
《炼钢》赏析《锻钢法》记载了我国古代锻铁为钢的两种工艺方法:团钢法和百炼钢法,并对它们的优劣作了比较 。

团钢法(或称灌钢法)是我国古代一种低温炼钢法 。团钢是把生铁与柔铁相掺和 。经过“泥封炼之,锻令相入”的工艺制成的 。这一炼钢法在古代运用得相当广泛,许多钢制件都是用这一方法制作的 。
百炼钢法是通过烧炼使铁掺碳 , 再锻打使掺入的碳分布均匀,使晶粒变细 , 并清除掉原有的杂质,从而获得优质钢 。沈括用“淘面”的过程对这一炼钢法作了生动的比喻,他把纯钢比作是面中之“筋”,“濯尽柔面,面筋乃见”,精铁经过百次锻打 , 才能成纯钢 。
《锻钢法》对宋代的炼钢方法作了如实的记录,为我们研究中国冶炼技术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炼钢》创作背景关于《梦溪笔谈》的创作背景及相关情况,作者沈括在《梦溪笔谈·序》中有比较清楚的说明:1082年(宋元丰五年)后,作者政治上不得志,约1088年前后(元祐三年)住润州,在那里修筑一座梦溪园(在今江苏镇江东)卜居 , 作者日常的生活较少外出 , 也较少与人来往 。
《梦溪笔谈》的撰写时间 , 历来有多种说法 。胡道静在《梦溪笔谈校正·引言》中提出:“《梦溪笔谈》撰述于1086-1093年(宋元祐年间),大部分于1088年(元祐三年)定居于润州以后写的” 。
李裕民《关于沈括著作的几个问题》(《沈括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 , 1985年)认为:“作于1082年(宋元丰五年)十月沈括在随州安置后 , 至迟在迁居润州梦溪园之初已完书 。”但现一般认为,胡道静的说法较为可靠,即《梦溪笔谈》成书于1086-1093年间 。
《炼钢》作者介绍沈括,字存中,号梦溪丈人,北宋杭州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汉族 。1岁时南迁至福建的武夷山、建阳一带,后隐居于福建的尤溪一带 。公元1063年(仁宗嘉祐八年)进士 。神宗时参与王安石变法运动 。公元1072年(熙宁五年)提举司天监 , 次年赴两浙考察水利、差役 。
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出使辽国,驳斥辽的争地要求 。次年任翰林学士,权三司使,整顿陕西盐政 。后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加强对西夏的防御 。1082年(元丰五年)以宋军于永乐城之战中为西夏所败,连累被贬 。晚年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梦溪笔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