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之父鲧治水为什么失败?大禹治水为什么成功?

三皇五帝时期 , 黄河泛滥 。作为黄帝的后代 , 鲧[gǔn]、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唐尧、虞舜二帝 , 分别任崇伯和夏伯 , 负责治水事宜 。
大禹率领民众 , 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 , 最终获得了胜利 。面对滔滔洪水 , 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 , 改变了“封堵“的办法 , 对洪水进行疏导 , 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 , 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 , 置个人利益于不顾 , “三过家门而不入“ 。大禹治水13年 , 耗尽心血与体力 , 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
鲧治水为什么失败?
鲧 , (公元前?年-公元前2029年) 。上古时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人物 。姓姬?姒 , 字熙 。是黄帝的曾孙、昌意的孙子、颛顼的儿子、大禹之父、夏启的祖父 。被尧封于崇地 , 为伯爵 , 故称崇伯鲧或崇伯 , 约公元前2037年至公元前2029年在崇伯之位 。鲧禹治水是中国最著名的洪水神话 。后因治水失败 , 被刑罚致死 。
当尧还在世的时候 , 中原地带洪水泛滥 , 无边无际 , 淹没了庄稼 , 淹没了山陵 , 淹没了人民的房屋 , 人民流离失所 , 很多人只得背井离乡 , 水患给人民带来了无边的灾难 。在这种情况之下 , 尧决心要消灭水患 , 于是就开始访求能治理洪水的人 。
一天 , 他把手下的大臣找到身边 , 对他们说:“各位大臣 , 如今水患当头 , 人民受尽了苦难 , 必须要把这大水治住 , 你们看谁能来当此大任呢?”
于是群臣和各部落的首领都推举鲧 。尧素来觉得鲧这个人不可信 , 但眼下又没有更合适的人选 , 于是就暂且将治水的任务委任给鲧 。
鲧治水治了九年 , 大水还是没有消退 , 鲧不但毫无办法 , 而且消极怠工 , 拿国家这一艰巨的任务当儿戏 。后来舜开始操理朝政 , 他所碰到的首要问题也是治水 , 他首先革去了鲧的职务 , 将他流放到羽山 , 后来鲧就死在那里 。
大禹治水为什么成功?
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 , 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 。他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 , 他最卓著的功绩 , 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 , 又划定中国国土为九州 。后人称他为大禹 。
鲧死后 , 舜也来征求大臣们的意见 , 看谁能治退这水 , 大臣们都推荐禹 , 他们说:“禹虽然是鲧的儿子 , 但是比他的父亲德行能力都强多了 , 这个人为人谦逊 , 待人有礼 , 做事认认真真 , 生活也非常简朴 。”舜并不因他是鲧的儿子 , 而轻视他 , 而是很快把治水的大任交给了他 。
大禹实在是一个贤良的人 , 他并不因舜处罚了他的父亲就嫉恨在心 , 而是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务 。他暗暗下定决心:“我的父亲因为没有治好水 , 而给人民带来了苦难 , 我一定努力再努力 。”
但是他知道 , 这是一个多么重大的职责啊!他哪里敢懈怠分毫 。考虑到这一特殊的任务 , 舜又派伯益和后稷两位贤臣和他一道 , 协助他的工作 。
当时 , 大禹刚刚结婚才四天 , 他的妻子涂山氏是一位贤惠的女人 , 同意丈夫前去 , 大禹洒泪和自己的恩爱妻子告别 , 就踏上了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