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养哈士奇需要怎么养

“我知道在座有些学员是开宠物店的,或者有意进入这个行业 。你们也会遇到有些客人不愿带宠物去医院,要求宠物店给猫狗注射疫苗 。我强烈建议你宠物店不要做跟宠物免疫相关的事,这应该是专业宠物医生的工作 。”这是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宠物分中心”的课堂,主讲老师王屹强再三强调宠物服务行业的规范问题 。
根据《2020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2020年全国城镇犬猫数量已超亿只,养宠(犬猫)主人达6294万人,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达2065亿元 。近几年,中国宠物市场呈现出惊人的加速度发展,但行业规范和服务标准却滞后得多 。
2020年7月18日,“宠物美容师”“宠物驯导师”“宠物健康护理员”等三项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启动修订工作,王屹强正是起草人之一 。她的很多学员,都将申报标准修订后的第一批考试,拿到进入宠物行业的“国家证” 。
从2000年在上海养第一只金毛,到建立自己的“传奇犬舍”,再到考取“国家执业兽医师”资格,以及成为国家一级宠物营养师、国家高级宠物驯导师,王屹强一路见证了中国宠物市场的发展、养宠人群的增加,以及养宠意识的迭代 。
2000年前后
纯种犬狂热令人瞠目 有人几百万元进口德牧
在中国内地,“宠物”这个概念,直到1990年代初才开始兴起 。宠物犬当中,早期以狮子狗、哈巴狗等自有品种为主,但随着对外开放和信息交流的进一步扩大,一些“先富起来的人”成为最早的纯种犬发烧友 。德牧、金毛、哈士奇、拉布拉多、阿拉斯加等以大型犬居多的进口纯种犬,开始进入内地 。
1999年,大连姑娘王屹强来到上海,就职于一家代理国际一线品牌的澳洲纺织品公司 。一个偶然机会,她接触到金毛这个品种,从此一见倾心 。在王屹强看来,“金毛既有华丽的外形,又有接近完美的性格,对主人非常温顺,堪称完美伴侣犬” 。
一年后,王屹强拿出两个多月的工资,用8000元买了第一只金毛 。
哪怕以今天的眼光来看,20年前内地纯种犬发烧友的狂热,也是令人瞠目的:在北京、上海的纯种犬圈子里,上万元的金毛并不少见,甚至有人花几百万元进口一只德牧 。王屹强说:“外人可能觉得花万元买一只狗很贵,但只有懂的人才知道,拥有一条好狗是可遇不可求的事 。”

在上海养哈士奇需要怎么养

文章插图
因为经常会上养狗论坛,王屹强也结识了人生中最重要的“狗友”:后来成为她丈夫的潘先生 。潘先生是比她更“发烧”的金毛爱好者 。2001年,王屹强和潘先生建立了“传奇犬舍” 。因为内地当时还没有犬协,传奇犬舍是在香港注册的,这也成为内地历史最悠久的金毛犬舍 。
2003年
引入第一只美国金毛被问“你们不是吃狗肉吗”
与追着市场走、什么品种流行就养什么的狗场性质不同,专业犬舍主人更注重对特定犬种的品质追求 。建立犬舍之后,王屹强和潘先生的目标,也从最初的爱狗、养狗,转变为繁育出自己的“梦想之犬” 。
所谓“梦想之犬”,就是繁育人的“理想型”,专业词汇称为血统、血线,其特征可精细到面部轮廓(眼睛大小及间距、颚部曲线、脸型比例)、身体结构(体型、躯干长短)、性格脾性,等等 。繁育人会刻意保留具有自己所喜特质的母犬、公犬,让他们生育下一代,从而稳定地将这些特质保持下去 。当犬舍中的一群狗都具有同样特质时,血统就形成了 。
为了提升幼犬水平,2003年,犬舍以超过1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引入了中国内地第一只来自美国顶级血统的金毛幼犬 。这只幼犬的父亲是美国连续三年排名第一的种公犬,犬主则是当年美国国家金毛俱乐部的主席,同时也是美国犬类教育健康奖的获得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