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三叛与曹魏后期政局有何微妙的联系

淮南三叛兵力
淮南三叛的成功使曹魏转为晋,淮南三叛的第三叛充分证明了司马昭的军事才能 。淮南三叛兵力更是超过了赤壁之战,那么淮南三叛兵力多少呢?
图为司马昭的画像
淮南三叛主要以诸葛诞和司马昭的对峙为主,双方谁要是能最后胜利,谁将是曹魏真正的掌权人,所以双方都必将倾尽全力 。诸葛诞打司马氏的目的是为了保住曹魏的势力,而司马昭想称帝 。诸葛诞有20万兵马,司马昭有26万兵马,不过诸葛诞打着正义之师的名号诛灭奸贼向东吴借兵有10万左右,所以淮南三叛兵力超过50万 。
诸葛诞本在这次战役中是主攻方,却因为其军事能力弱于司马昭而步步掉入司马昭的陷阱 。诸葛诞固守寿春,而司马昭采用包围寿春的战略 。在这个时候诸葛诞处于上方,因为城中粮草充足,外又调来了东吴的援军 。东吴赶来的三万援军让诸葛诞赢了第一个回合,不过司马昭并不担心,反而漫不经心的准备打持久战 。
后来司马昭的围城建好,切断了寿春与外界的通道,几次想攻打出去都未能攻下 。后来东吴的援军赶到了,但是却被司马昭的人马烧掉了粮草而使士兵饿着肚子无力作战,最后只能弃战而归 。这个的时候诸葛诞上了司马昭放出假消息的当,以为东吴还会继续有援军赶来里应外合,就让士兵大吃大喝,没过多久城中的粮草快殆尽时才慌张 。
司马昭见计谋奏效,利用各种方法诱敌投降,并对间接害死司马师的人也既往不咎使得城中打乱且不断有人投降 。司马昭最后以自己的军事才能打赢了这场仗,从此曹魏中再也无人有力量对付司马氏 。
淮南三叛与曹魏后期政局
从淮南三叛中可以很清晰的看出曹魏后期政局,史学家们多喜欢把淮南三叛与曹魏后期政局联系在一起,因为这样能更清楚的分析曹魏转晋的过程 。那么淮南三叛与曹魏后期政局之间有什么微妙的联系呢?
图为司马师的画像
曹操死后,曹丕当政,他并没有听从父亲临终的嘱咐要防着司马懿,反而重用司马懿 。曹丕没有几年患上重病后就让司马懿做了辅政大臣 。在司马懿还活着的时候,曹魏政局就开始逐渐分曹氏和司马氏 。当魏太尉重掌重兵的时候,他就预谋立曹彪为帝,不料这个计划被黄华等人高发 。司马懿得知消息后立即出兵讨伐魏太尉一党并很快剿灭他们 。这个时候的曹魏政局已经差不多完全被司马氏控制着,因为曹芳年幼根本无力掌权 。
司马懿没过多久就死了,他的大儿子成为曹魏最高的实际掌权人 。在司马师活的时候,曹氏一派有很多人企图反抗司马氏的势力,但是都被司马师一一剿灭 。最为著名的是毌丘俭父子的对曹魏的保卫战,不过最后以失败告终 。司马氏的力量进一步蔓延,司马师死后,司马昭控制整个局面,这使得诸葛诞出手要削弱司马氏的力量而保住曹魏政局 。
诸葛诞倾尽举国支持曹魏的力量,又以讨伐窃国贼的名义向东吴借兵攻打司马昭 。这场战争的地点是寿春,战争的时间维持了半年之久,最终因为诸葛诞军事能力不敌司马昭而兵败 。从此曹魏中再也无人能抵抗司马氏,淮南三叛使司马氏彻底的夺取了曹魏政局,淮南三叛更是曹魏后期政局苟延于司马氏作斗争的见证
淮南三叛中第一叛是什么
因为淮南三叛,所以才让司马家族更加光明正大的夺去曹魏政权并最后登上皇位 。淮南三叛中第一叛是什么常被问及,因为它是事情的导火索,那么淮南三叛第一叛是什么呢?
图为倪大红版司马懿剧照
曹丕死后,他的儿子曹芳继位,曹爽起了谋反之心 。但是曹爽的造反很快就被司马懿镇住,不久曹爽被诛杀,司马懿进一步掌握大权 。掌握大权的司马懿升任王凌为太尉,王凌是曹魏的忠臣,他见曹芳年幼而大权旁落在司马懿手中,于是想拥立曹彪为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