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帝刘秀:中国历史上作战最多的帝王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靠坚韧意志和人格魅力聚集起天下群雄而问鼎天下,由一介平民而成长为光耀史册的一代名君 。刘秀作战非常最勇敢,在历代帝王中极为罕见 。昆阳大战中,刘秀身先士卒,带领13人冲出王莽42万大军的围追堵截而搬来救兵 。冲出重围却未折损一兵一骑,后亲率三千人的敢死队迂回至王莽军侧后,终以2万人的军队大破王莽42万大军,创造了中国军事史的神话 。
网络配图
西汉与东汉之间的时期,群雄并起,是历史上有名的乱世 。刘秀的对手仅称帝号的就有王莽、王郎、刘玄、刘盆子、张步、刘永、李宪、彭宠、卢芳、公孙述等 。为了消灭这些敌对力量,刘秀多年来征伐不止,无数次死里逃生 。他善于把握战机;长于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精于避实击虚,奇正并用,运动歼敌;勤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战术;强调连续进击,不给敌人以喘息和反扑的机会;重视利用人和,唯才是举,使麾下将士能充分发挥才干 。有志者事竟成,最终平定了天下,所以说刘秀又是中国历史上作战最多的皇帝 。
公元前6年,西汉皇室后裔刘秀出生在济阳(今河南兰考) 。他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出自汉景帝一脉 。史书上记载,汉景帝夜招他的妃子程姬,程姬因故不愿去,把她的宫女唐儿送去应付之,汉景帝当时喝醉了酒,睡眼朦胧地“幸之”,于是就有了刘秀这支后裔 。世事变迁,刘秀先祖的地位不断下降,从王降为列侯,到他的父亲这一辈,只是济阳县令这样的小官员了 。公元3年,刘秀的父亲去世,他一家人回到故乡南阳,成了普通的平民 。对年幼的刘秀来说,皇室后裔只是个传说,自己一点也没有享受到其福荫 。
此时,风雨飘摇的西汉政权政治腐朽,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怨声四起 。外戚王莽利用这一形势,玩弄权术,于公元9年夺取政权,建立新朝 。但王莽篡权有术,治国无方,他“增重赋敛,刻剥百姓”,法令严苛残酷,并且朝令夕改 。王莽曾在7年内,四次改换货币,“每一易钱,民用破产”,老百姓手里的钱一夜之间成废铜烂铁 。所有这些导致社会更加混乱,矛盾更趋激化 。公元17年,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在三个地区爆发:在今湖北西北有王匡、王凤领导的绿林军(因以绿林山为基地而得名);在今山东东部和江苏北部有樊崇等领导的赤眉军(因义军均将眉毛涂红而得名);在今河北一带则有大小数十支起义队伍,其中最大一支称为铜马军 。一时刀兵群起,杀伐之声不断,天下呈军阀割据之势 。
网络配图
《后汉书》记载刘秀的相貌是“美须眉,大口,隆准,日角”——须眉长得很漂亮、鼻子高、嘴大、额头宽大,按古代的男性标准来看,应该算是个帅哥了 。刘秀早年“勤于稼穑”,就是喜欢种菜种地啥的,常有多余的粮食到宛城(今南阳)去卖 。刘秀有个好哥哥叫刘演,豪爽任侠,喜欢结交四方志士,不愿终老于林泉之下 。刘演经常笑话刘秀,把自己比作刘邦,把刘秀比作乐于干实业的刘仲 。在哥哥刘演的激励下,刘秀才“愤而有志于天下” 。
公元22年,一场大灾荒向南阳郡袭来,饿殍满目,哀鸿遍野,老百姓再也生存不下去了,许多人去投奔义军 。28岁的刘秀和刘演一起,借机利用宗族势力起兵,并与进入南阳的绿林军联合起来 。刘秀起初在起义军中并不显眼,他的脱颖而出是在著名的昆阳大战中 。公元23年,绿林军已发展至十万人,拥立汉室后裔刘玄为帝,年号更始 。义军派主力围攻宛城,同时派王凤、王常、刘秀等率军两万人北上,连克昆阳(今叶县)、定陵(今郾城西)、郾县(今郾城南),缴获大量物资,供应围宛大军 。王莽的都城长安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