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香消玉殒,康熙终生挚爱,儿子被两废两立太子

康熙大帝的皇后赫舍里氏,孝诚仁皇后(1654年02月03日-1674年06月06日),康熙帝原配妻子,满洲正黄旗人,辅政大臣索尼孙女,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之女,索额图之侄女,妹平妃 。
康熙四年(1665年)九月大婚,时年11岁 。康熙八年生嫡子承祜,康熙十一年二月承祜夭折,四岁未序齿 。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诞育胤礽时因难产崩逝,是年仅有21岁 。
在他们共同生活的岁月里,赫舍里把后宫治理得井井有条,使得康熙皇帝无后顾之忧,能够集中精力料理国政,顺利度过了他即位的早期阶段,为日后建立康、雍、乾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在清史中享有贤名 。
玄烨早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孝庄考虑到朝政的需要 。当时,辅臣们辅政四载,政局大体安定,但弊端与问题也逐渐暴露,鳌拜专权倾向明显,构成对皇权的潜在威胁 。皇帝亲政,是遏制鳌拜势力进一步发展的良策,但因玄烨过于年幼儿无法实现 。于是,孝庄采取过渡性步骤,让爱孙尽早举行大婚,以此显示他已长大成人,不再是没有发言权的幼童 。
玄烨在大婚当月,首次谒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同年十月初,又首次“幸南苑行围” 。这两项几乎持续他一生的活动,在大婚前即已开始,但其身分及行为的意义,前后皆有不同 。如果说以往玄烨是以幼孙、子辈之礼向祖母、嫡母请安,以儿童戏耍、习武的形式前去南苑,此时他则是一位已经完婚,不可再因年小而予轻视的青年皇帝了 。所以,《清圣祖实录》中首次记录玄烨向两宫请安,以及去南苑围猎之事,都是在他大婚之后 。
孝庄果断做出让孙儿大婚的决定,为鳌拜等人的揽权设下不可逾越的障碍,同时使玄烨得以较早处理政务,在治国实践中学习提高 。如果玄烨的大婚向后推迟,没有其后整四年的精心准备与积蓄力量,康熙八年铲除鳌拜集团就会十分困难 。而鳌拜集团存在时间愈长,对清朝危害愈大,铲除的难度也愈大,必将后患无穷 。
大婚之后,他们很快就坠入了爱河,情意绵绵,形影不离,如胶似漆 。
尤其是在康熙与鳌拜的斗争中,赫舍里一族立下了汗马功劳,为康熙稳定了朝堂,支持了康熙 。赫舍里的叔父索额图更是在这次斗争中帮助康熙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于是,赫舍里皇后也因此受到了康熙更多的宠爱 。
并且,赫舍里皇后与其她的女子不一样,她对于自己的丈夫,一直都是支持的态度,不吃醋,不闹事,很大度,帮康熙打理着后宫,不让康熙为后宫之事感到烦恼 。
因为赫舍里皇后得力辅佐与勤理内治,康熙很快也很顺利的在祖母孝庄太后的指导下,顺利渡过他继位后的早期阶段,为自己日后的“康乾盛世”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
都说,一个伟大男人成功的背后,是离不开一个伟大的女人的 。而康熙这个伟大皇帝的背后,除了祖母孝庄太后之后,也离不开自己的皇后赫舍里的支持 。
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赫舍里皇后,康熙的“康乾盛世”绝对没有这么成功 。
在后宫之中,皇后勤勉地尽孝奉养太皇太后、皇太后,对待后宫的众妃嫔宽厚和蔼,恩慈使众人心悦诚服 。康熙帝对自己这个原配发妻也是宠爱有加,从康熙四年至康熙十二年每年十二月十七日是皇后的生日(称千秋节),这日宫中必为皇后大行庆贺 。康熙大婚后最初十年的作为离不开这个贤内助的相扶相知 。康熙八年(1669年),赫舍里氏生下了皇子承祜,这一年是康熙帝特殊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他十五岁,在祖母与索尼家族的帮助下,康熙帝铲除了权臣鳌拜,而且也是康熙帝第一次当上父亲,所以这种激动无比言表,然而这个皇子长到四岁便夭折了,这给孝诚皇后和康熙帝打击很大,尤其是赫舍里氏 。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皇后第二次临盆 。坤宁宫再次传出婴儿哭声,这个男婴排行皇二子,康熙帝特地给他取了个小名叫“保成”,也就是保证成功的意思,在当时康熙帝正在外与三藩势力处于敌对关键时期,而在这关键时期如不能生一男性继承人,将视为大不孝,所以孝诚仁特别希望能生下一男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