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之战战败后,逃往途中刘邦为何数次推儿女下车?

刘邦 , 即汉高祖 , 字季 , 沛县丰邑中阳里人 ,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 , 汉朝开国皇帝 , 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一起来看看吧 。
刘邦虽然是西汉的开国皇帝 , 但由于其一直以来的行事风格 , 导致他在历史乃至现代的风评都不算太好 , 而其身上的污点之一 , 便是在“彭城之战”战败后 , 逃亡途中数次推儿子和女儿下车 。很多人认为 , 刘邦这是因为儿子和女儿耽误了自己的逃亡速度 , 这才将两人推下车 , 好方便自己独自逃生 , 事实果真如此吗?
汉二年(前205年) , 汉王刘邦在先后击败收服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河南王申阳、韩王郑昌、魏王魏豹、殷王司马卬之后 , 决定趁着项羽主力仍被田横拖在齐地 , 楚都彭城空虚之机 , 刘邦决定率领大军直取楚都彭城 。由于项羽分封天下之后 , 便将义帝熊心杀死 , 刘邦遂先以“替义帝熊心报仇”为名传檄各诸侯 , 取得舆论支持 , 使得各地诸侯纷纷持观望态度 , 不愿出兵助项羽 。之后 , 刘邦又用计取得代王陈馀支持 , 从而占据了绝对优势 。汉二年(前205年)四月 , 刘邦率领七大诸侯共计五十六万大军 , 兵分三路直驱彭城 , 并很快便攻陷了彭城 。

彭城之战战败后,逃往途中刘邦为何数次推儿女下车?

文章插图
攻陷彭城后 , 刘邦为了防止项羽救援 , 便将战斗力较弱、忠心度不够的诸侯联军部署在了彭城及附近的肖砀 , 而派樊哙率领汉军主力堵在了齐楚交界处 , 又派吕雉兄长吕泽率军驻守下邑 , 同时拜彭越为魏相驻守梁地 , 确保退路安全 。
项羽得知都城沦陷 , 被逼无奈之下 , 只得留诸将攻齐 , 则由自己率领三万精骑回军救援 。项羽利用骑兵的机动能力 , 绕过刘邦外围防线 , 绕道彭城以西发动突袭 , 彭城周围的诸侯联军顿时大乱、死伤无数 , 刘邦无奈只得率军逃亡 。
彭城之战战败后,逃往途中刘邦为何数次推儿女下车?

文章插图
刘邦攻陷楚都之时 , 并未派人回家 , 直到此时遭遇战败 , 才想起来前往沛县去寻找家人 , 而项羽同样派兵前往沛县捉拿刘邦家人 , 结果吕雉等人因为逃命而失散 , 刘太公与吕雉落入项羽之手 , 而刘邦只找到了儿子刘盈和女儿鲁元公主 。在刘邦带着一双儿女西逃之时 , 发生了一件极为离奇的事件 ,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有载“汉王急 , 马罢 , 虏在后 , 常蹶两儿欲弃之” , 《史记·项羽本纪》也记载“楚骑追汉王 , 汉王急 , 推堕孝惠、鲁元车下” 。也就是说 , 刘邦在逃亡途中 , 接连几次将儿女推下马车 , 而驾车的夏侯婴的数次又将刘盈与鲁元公主抱回车上 , 气的刘邦“行欲斩婴者十馀” 。
彭城之战战败后,逃往途中刘邦为何数次推儿女下车?

文章插图
【彭城之战战败后,逃往途中刘邦为何数次推儿女下车?】那么 , 刘邦为何要将儿子和女儿推下马车呢?鉴于刘邦一直以来的“流氓”脾性 , 便有很多人认为刘邦这是嫌马车上人太多 , 耽误了自己逃亡的速度 , 因此想将儿子和女儿推下马车 , 从而方便自己逃亡 。事实果真如此吗?
个人认为并非如此 , 刘邦推儿子和女儿下车 , 甚至要斩杀抱回儿女的夏侯婴 , 此举看似绝情 , 实际上恰恰是在救他们 , 原因是跟着自己逃亡反而更危险 。
我们先来看看当时的形势 , 刘邦一路逃亡之下 , 早已与军队失散 , 《史记·项羽本纪》明确记载“汉王乃得与数十骑遁去” , 也就是说刘邦身边此时只剩下了几十个骑兵保护 , 虽说人数少方便逃亡 , 可这股保护力量无疑太弱了 。
此外 , 根据《史记·项羽本纪》中“楚骑追汉王 , 汉王急 , 推堕孝惠、鲁元车下”中的这句记载来看 , 刘邦当时显然遭遇到了楚国骑兵的追杀 , 那么追杀的楚骑有多少呢?虽然史料没有明确记载 , 但作为战胜的一方 , 楚国军队的编制应该保存的相对完整 , 如此判断这支楚骑至少也有数百人才对 , 只有这样才会让刘邦心急如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