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为何西汉时期朝廷夜晚野战能力出众?( 二 )


三:出色的防护性
汉军的单兵防护装备盾、甲等的形态改进不大,材料上主要以铁制或革制为主;比较有特色的防护设备就是赫赫有名的武刚车,这是一种四周和车顶都蒙有皮革的战车,有的四周还开设有射孔,便于车内的弩兵对敌射击;行军时可输送人员、武器和粮秣,战斗时还可在四周绑上长矛、刀剑等,防止敌人的近距离突击 。
这种武刚车在戈壁荒漠的野战中,最能发挥其独特的防护作用: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卫青的五万精骑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时,在接近赵信城途中遭遇匈奴主力时,卫青就用武刚车组成环形防御阵地,将伤员、物资等置于阵地中,并配以弩兵防守,而派出骑兵从两翼包抄对方,最终大败匈奴军;20年后的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率领五千人的步兵部队深入匈奴腹地浚稽山,遭到单于统率的共计八万骑兵的围攻,在敌我兵力对比如此悬殊的情况下,李陵创造性地发挥车阵的作用,将车兵、弩兵和步兵有机结合,依靠坚固的环形防御阵地,边打边退,先后杀敌万余人,汉军出色的野战能力在此战中又一次得到充分的发挥 。
网络配图
综上所述,正是汉武帝时期繁荣的马政以及革命性的武器装备制造技术,使得其军队的机动性、攻击性和防护性得到完善的结合 。与匈奴部队相比,其野战能力处于上风,加之汉武帝击灭匈奴的决心和各将领出色的指挥,使得汉武帝时期特别是前半期,对匈作战中呈现出一幅大手笔的画卷 。当然,随着马匹的大量消耗,人员物资的不断战损,部队的质量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加之指挥方面的原因等等,后期的作战则多以无功或失败而归 。
纵观汉代以后中原政权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中,特别是两晋、两宋以及明代等,由于缺少战马,武器又不具备明显的优势,中原政权的部队野战能力受到极大的限制,逐渐失去外线主动进攻作战的能力,只能依靠坚城、地形以及河流等组织防御,这样便难免处处被动,甚至落得国破山河碎的悲惨境地 。